第104章 不亏
其实水晶宫的外形设计在当年绝对算得上新潮,但很不幸它和此时的温室很像,甚至设计师约瑟夫·帕克斯顿的灵感来源就是温室花园。
在普通人看来水晶宫真乃神来之笔,但在奥尔加这样出身皇族的人看来就是稀松平常。
毕竟温室花园在上流社会算不得什么,尤其是在奥地利帝国,美泉宫中就有不止一座温室花园,甚至奥地利帝国很多贵族的庭院中都有。
这主要得益于弗兰茨将玻璃的价格打了下来,历史上水晶宫的出现也是得益于当时英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玻璃生产国。
不过此时英国只能屈居第二,再加上玻璃产业的规模效应,英国人甚至不得不动用关税壁垒以防止奥地利帝国玻璃的进入。
至于天才和艺术家,奥地利帝国是不缺的。
奥尔加见过很多精美的玻璃建筑,而在奥地利帝国方方正正的建筑通常只会出现在校园的农业实验室,所以她才会把水晶宫叫做温室大棚。
奥尔加也意识到自己失言了。
“抱歉,这真是一座精美的温室。是农业博览会吗?真是太棒了”
阿尔伯特亲王听后脸上一阵青,一阵红,他甚至都开始怀疑弗兰茨夫妇是故意的。
其实弗兰茨和奥尔加会接受邀请,并参加在伦敦举行的博览会本就是小概率事件,但阿尔伯特亲王为何要亲自来呢?
这自然不可能是心血来潮,又或者是想要自取其辱。
这其实是一次外交试探,英国需要缓和和奥地利帝国的关系,邀请是在释放善意。
此时的英国虽说还掌握着世界的海上霸权和东西方贸易的霸权,但是其统治力已经下降。
再加上国内国外的各种负面消息,以及神圣同盟的崛起,让英国人意识到了必须重新考虑战略布局的重要性。
与俄国不同,奥地利帝国对英国并无直接威胁,单论地缘政治威胁性甚至不如美国。
所以拉拢奥地利,分化神圣同盟依然是此时英国的最优解。比起击败神圣同盟,显然单独击败俄国人更容易些。
这种邀请既可以提升英国的正面形象,又能分化奥地利帝国内部的强硬派和主和派,同时还能让俄国猜忌奥地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