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孤军(中)(第2页)

正在此时俄军的军官抓住机会。

“乌拉!”

“乌拉!”

无数的俄军冲出掩体冲向了混乱的奥斯曼人,那些背对着敌人的奥斯曼先锋最先遭重。

雪亮的刺刀刺入胸膛,鲜血四溅,无数人倒在了血泊之中。

奥斯曼人毕竟占据着人数优势,一名俄军士兵刚刚刺倒一个奥斯曼人,但紧接着他就被数把刺刀刺中,他想要大喊,但一把刺刀贯穿了他的脖颈,他只能发出呜呜地声音倒在地上抽搐。

温热的鲜血在冰冷的土地上流淌,不时有士兵被滑腻的鲜血滑倒,但双方却都没有放弃,用匕首、用石头、用牙齿继续战斗。

“把大炮推过来!”

“上霰弹!”

老中尉喊道,一旁的士兵有些迟疑。

“可我们的人还在前面。”

“管不了那么多了!听我的快开炮!”

老中尉一把抢过火把引燃了引信,眼见引信要烧尽的时候喊道。

“Лoжncb!(俄语趴下!)”

近距离的霰弹直射,一次就将眼前的一片奥斯曼人掀翻在地。

这时俄军的预备队也已经赶到,一番惨烈的厮杀之后奥斯曼人只能选择了撤退。

其实这个时代主流列强的火炮都已经采取了火帽点火方式,不过俄军比较特殊还有不少上个世纪的老古董不舍得浪费依然在军中服役。

第一日的进攻失败,这倒是也在奥斯曼方预料之内,奥尔马帕夏只是鼓励了一番,并没有多说什么。

只有参与攻坚的人才知道,这仗打的究竟有多困难。奥斯曼军队的士气相当低落,他们的装备过于落后,甚至缺乏合格的刺刀。

刺刀断裂、脱落,甚至压根装不上都是常事。很多士兵不得不在近战搏杀中反握枪支当成木棍使用。

刺刀这玩意看起来没什么技术含量,但实际上对材料和锻造技术有着相当高的要求。

奥斯曼帝国显然没有这种工业能力,可高价从普鲁士人或者是英国人手中购买,他们又不甘心。

其实奥斯曼帝国的高层也并不相信自己的国家没有生产合格刺刀的能力,所以奥斯曼军队配发的刺刀大多都是由无数个不同铁匠手工打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