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为天下苍生!(第3页)

不出意外,四天左右,李麒等人就可以进入云州。n

尔后,杨恭带着一众官员离去。n

他们也有他们的使命,就如戒碑上的碑文一样。n

路,还有很长一段。n

这一天。n

李麒一行人终于来到云州主城——白帝城!n

传闻之中,这里存在过瑞兽白帝,为这片土地行云布雨,解决干旱带来的灾难。n

白帝城之名,因此而来。n

这头奇兽自海外而来,其身似鹿,覆满雪白鳞片,头生一对犄角,马蹄,蛇尾。n

然而。n

自此之后,再也没有人见过白帝,只存在于史书的记载之中。n

巡抚队伍后面,还多了一条长长的尾巴。n

是一个商队,遇到劫匪,被许七安等人救了下来,还救了一名美妇人,是周旻养在外面的女人。n

美妇人名叫杨莹莹,原是教坊司的女人,跟周旻相好后,就被养在外面。n

杨莹莹带着一件周旻留给她的信物,原本打算跟着商队,前往青州找布政史杨恭,是周旻让她这样做的,结果途中遇到劫匪,差点就小命不保。n

那件信物是一块半圆玉佩,通体呈剔透的绿色。n

它本该是一块圆形玉,中间被利器断,一分为二。n

信物自然落在张巡抚的手上。n

要知道,许七安此行的任务之一,便是调查周旻的死因。n

只要调查清楚周旻的死因,就知道都指挥使杨川南是不是真的勾结山匪,输送军资,谋取利益,养寇自重。n

李麒是知道真相,不过没有多说什么,吃瓜看戏就好。n

毕竟说出来,他自己就无法解释为什么知道此事。n

当许七安分析案情的时候,李麒还是会稍微提示一下。n

希望尽快结案。n

相比于云州,李麒更是关注楚州。n

当一行人走进白帝城的时候,许七安才发现这里的人跟京城有着巨大的差别。n

京城是严控兵器的,而白帝城,到处可见带着兵器的。n

张巡抚交代几句许七安等打更人后,便分开了,张开泰跟随着张巡抚,担心自己一离开这位巡抚就没了。n

许七安作为银锣,让宋廷风和朱广孝去处理商队的事情,而他本人要暗中去查案。n

他还记得李麒的提醒,一定要查到那些铁矿的去处。n

别说是百万斤铁矿,哪怕是十万斤铁矿,都不好藏,而且提炼铁,必然会留下痕迹。n

除此之外,许七安还要找出十五万两税银。n

李麒也独自离去,寻找药材,毕竟这是他来云州的目的之一。n

都指挥使司。n

杨川南四十出头的样子,正在坐堂处理公务。n

他是个平和的读书人,天资聪颖,出生武将世家,喜欢习武,还是五品武夫。n

元景十二年,杨川南中进士,因家学渊源,熟读兵书,在兵部谋了份差事。n

元景十六年,他被委派到云州,因剿匪有功,一步步升到都指挥使位置,成为云州最有权势的三人之一。n

突然之间,杨川南抬起头,便看到一道倩影走进来,没有人拦阻,仿佛走进自家一样。n

只见女子身穿轻甲,身段高挑,腰悬佩剑,背着一杆银枪。有一张尖俏的瓜子脸,明明五官精致美丽,但不见女子柔弱,反而英气勃勃。n

她扎着高高的长马尾,露出光洁漂亮的额头。n

正是地书碎片二号的持有者——李妙真。n

“巡抚进城了。”n

李妙真说话很直接,直指问题核心。n

“知道了。”n

杨川南应了一声。n

“杀千刀的元景帝怎么还不死,一个帝王学什么修长生,真是异想天开。”n

李妙真对元景帝的怨气很大,恨不得他立马死去。n

“妙真!”n

杨川南轻喝了一声。n

“我又不吃皇粮。“n

李妙真冷笑一声,不在意地说道。n

杨川南无奈地摇了摇头。n

李妙真先是把银枪靠在墙边,尔后在会客位置的茶几上盘腿而坐,将佩剑摘下来,横在膝盖,问道:“巡抚来了,你就得交出兵权,这是大奉的规矩,你打算怎么办?“n

“既然是规矩,当然只能照办。“n

杨川南头也不抬地说道,继续处理公务,仿佛这事跟他无关一样。n

李妙真点点头,道:“我会帮你的。“n

杨川南闻言,抬头看了李妙真一眼,无奈摇头,感叹了一声,道:“江湖上这么多人愿意为你效命,不冤枉。“n

说到这里,他故作迟疑了一下,道:“飞燕女侠,本官这次承你这个人情,不过要注意分寸,随行的队伍里有金锣,堂堂四品,走出江湖,便是一位枭雄。“n

“有什么好怕的,只要不到三品,就敌不过人海战术。“n

李妙真不以为意,无比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