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得让你来抓贼(第2页)




    刘备脸上带着笑,夸简雍演得不错。



    “大兄,若是为了孝名,吾当不躲不避受了母亲的鞭子才是,为何要吾逃跑?”



    简雍看起来还有些没明白。



    “令堂体弱,打人可是力气活,揍你难免会劳累伤身,万一把你打伤了,她又得伤心难过……”



    刘备解释道:“所以站着挨打不是孝,跑了才是孝道。”



    简雍想了想觉得刘备说得对,但仍然叹道:“大兄此言有理,当入孝经。可此道与常礼不合……”



    “那是常礼的问题。”



    刘备笑了笑:“但明廷既然认为你守律宽睦,此道便定与明廷相合。”



    说罢,起身去了县内酒舍。



    “……简宪和实乃大孝之人。兄弟们都听明白了么?就这么说。”



    酒舍中有十几个少年,都是与简雍交好的游侠儿。



    眼下,这些少年也乐意听刘备的安排。



    毕竟刘备正在为简雍扬名。



    而且这些少年大多浪荡,平时常被父母管教,按此时的礼数,挨父母的揍是不能跑的。



    而刘备这话,是说到他们心坎里了。



    “大兄放心,吾等明白!”



    这些游侠儿也跟着简雍称刘备为大兄。



    ……



    不久后,县内开始传简宪和忠孝两全之名,简雍又一次被县令乐隐召入馆舍。



    馆舍其实就是官办招待所,也是县官与其家眷的住处。



    汉末执行三互法,地方长官不能是本郡人士,都是外地人离乡背井来当官,所以必须得为官员提供住处。



    而地方长官自行辟用的属吏就不一样,属吏通常都是从本地征召,毕竟只有地头蛇才能办事。



    “听说宪和前日受笞而喜,还说令堂体弱责打当避……可有此事?”



    乐隐脸上有些古怪,大概是想到了什么别的故事:“宪和莫不是在效仿孔文举故事?”



    这是指孔融让梨的事儿。



    此时孔融之名已经传遍了整个大汉,因此举了孝廉,还成了孩童启蒙孝道时必讲的事。



    但大汉士族都知道,这是孔家花钱刻意宣传的,为的就是让孔融举孝廉做官。



    要不然谁没事老提别人家孩子吃梨的事啊,这年头大多数家庭饭都吃不上,压根就没见过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