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要用当官的方式当贼




                简雍做了县吏,自然不能再当游侠儿。



    刘备也顺理成章的成了涿县游侠儿们的新老大。



    和简雍相比,刘备也更适合当黑社会。



    毕竟简雍虽有勇气,但真正擅长的是口才,是人情世故,适合打探消息,却不适合好勇斗狠。



    而现在的刘备,却有足够多的犯事履历,更容易令涉世不深的少年们信服。



    其实在刘备去雒阳求学之前,在涿县本就是个游侠少年,如今也是重操旧业。



    不过,刘备也因此被母亲骂了一顿。



    说他游侠浪荡不知悔改,在雒阳不干好事,被卢植逐出师门,回来竟又浪荡度日,将来还有什么前途?



    刘母还不知道刘备坐过牢,只以为是行差踏错寻花问柳被卢植逐出了门墙。



    这显然是刘元起回乡后的说法,算是给刘备留了最后的面子,当然,主要是为了刘家的面子。



    刘备倒是并不觉得自己从此没了前途。



    毕竟他知道乱世将至。



    而这乱世,当贼往往比当官更有前途。



    只不过,贼与贵族一样,也分个三六九等。



    想要当个有前途的贼,那就得用当官的方式作案。



    刘备的操作是,先花钱。



    他把自己手里这一万钱花得干干净净,让游侠儿们在涿县北边三十里的官道附近,一个光秃秃的缓坡上修了个烽火台。



    是的,就是那种点燃后就会冒烟的边境烽火台。



    而且修得很规范,小堡垒的样子,里边至少能驻扎十来个人。



    这就是按照大汉边境岗哨的标准修的。



    堡子修在坡上,坡下就是官道。



    但修好后,刘备并没有留人看管。



    “大兄为何如此?”



    游侠儿们都不太理解,感觉刘备是在败家。



    但花的是刘备的钱,他们也都收了工钱,虽说质疑,倒也没有怠工。



    “有了这烽火台,从北边南下的商旅便一定会从此处经过……而真正的鲜卑部队,却反而会疑神疑鬼不敢入寇,这是为了保境安民。”



    刘备解释着。



    这确实没错,涿县位于幽州腹地,周围原本是没有烽火台这类预警设施的。



    如果涿县周边出现烽火台,那在旁人眼里只会有两个原因——要么大汉军方正在涿县集结部队,要么有大人物驾临此地。



    无论是哪一种,都意味着同一件事:



    涿县是安全的。



    所以,商旅们见到烽火台之后,一定会选择从这里过路,并且晚上大概率会在烽火台附近驻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