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六零农场系统(45)(第2页)

 怂恿子系统开了个咸水池塘,实现了海鲜自由;

 把“限时购买”栏买到的形似鸡的咕咕鸟养殖在农场空间,实现了蛋和鸡肉的自由。

 这些年随着超级农场系统升级,农场空间除了扩大种植面积,还陆续解锁了鸭舍、猪圈、牧场、渔场、磨坊、加工坊……

 大部分物资自然卖给了系统赚积分升级,但也会留一小部分供自己生活。

 譬如磨坊碾米、磨粉、磨豆腐。

 譬如利用加工坊把剪下来的羊毛制成毛衣、毛裤、毛毯、手套等羊毛制品;

 把母牛产的奶制作成奶粉、奶片、奶酪等奶制品;

 留一头猪的肠衣和腿肉制成不同口味的腊肠。

 等解锁的棉花种子种出了棉花,也能通过加工坊制作衣服、鞋袜等棉布制品。

 这些如果放在外界,着实需要花不少时间去完成,可加工坊几分钟到几小时不等就制作出来了。方便快捷还比手工制品美观漂亮。

 所以有了加工坊,谢姎不但解放了双手,还实现了穿衣自由!

 另外,她和姑姑、林玺、徐胜男、宋书鹤西北边疆的朋友一直保持着联系,彼此经常有包裹往来。

 她把手头富余的物资寄一些给他们,他们也会给她寄来一些乡下不太容易搞到的物资。

 如果是她不缺的,那就匀给其他知青或社员,总归不会浪费。

 加上她还有工分,一年两次分粮、年底分肉。

 还有现实中的农家小院屋前屋后的产出。

 总之,这些年她的小日子过得委实不错。

 但也只是吃穿不愁,钱是真没攒下多少。

 下乡初期跟着赵晚晴见识黑市时,倒是动过抽时间去市里卖点天麻、野山参换钱的念头,可随着手头物资越攒越多,她就懒得出门了。

 除了每隔一两个月去趟公社,给“笔友们”交换信件包裹外,基本没出过大队。

 就是公社每年五一召开劳模表彰大会、年底进行各大队先进评选,都是大队长一大早来伴月山脚下催着她去的。

 不来盯她,很可能他前脚离开、她后脚就上山腰梯田忙活试验田去了。

 这还是她下乡后第一次请大队长帮忙开具介绍信回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