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清朝文人都在疯狂质疑正史了?(第2页)

 他也在问这个问题。

 周宣王觉得,这哪怕是别人替他生的,他都不至于这么难受。

 他有一种有力无处使的痛苦。

 .......

 大汉,

 汉文帝看了看天幕中的周幽王,再看了看自己的太子,瞬间觉得顺眼多了。

 起码自己的太子刘启,脑子是正常的。

 不能要求太多了。

 起码我这个儿子能掀棋盘。

 就这点,就比胡亥以及周幽王强得多。

 人啊,得知足常乐。

 ...........

 大唐,

 李世民也在反思,自己是不是对太子太过于苛责了。

 李承乾比起这个周幽王,秦二世,刘盈,汉景帝,以及隋朝的杨勇,简直强了千百倍。

 文能纵论国策,武能上马杀敌,可以了。

 别逼得太狠,把儿子给逼出了问题来了。

 “乾儿!”

 李世民呼喊一声。

 李承乾顿时打了一个寒颤,阿耶咋了,中邪了?

 ........

 【晋文侯两次大动作,一次杀叔父夺位赶走天子六师,一次灭韩,天子都没管,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了申国和嬴秦。】

 申国。

 申侯抑制不住兴奋的狂喊:“天助我也,天助我也!秦伯,二哥,咱们是不是要要直接灭周?”

 一旁的秦襄公摇头:“不行!直接攻入镐京城,你只会重蹈上一代申侯的覆辙。”

 “咱们必须要让天子彻底孤立无援,天子六师虽然残了,但残了的天子六师,都不是你我可以抗衡的。”

 是的,只有嬴秦才最了解天子六师的战力,他是不到最后,绝对不会跟天子六师硬拼的。

 申侯也知道自己急了,拱手请教:“请二哥教我。”

 秦襄公把舆图打开在上面一指:“周宣王给儿子留下的四大后手,咱们现在拔掉了晋国,韩国,还只剩下褒国,郑国,下一步,咱们灭褒国!”

 “好,那就灭褒国!”

 【史书上说,幽王三年,周伐有褒!】

 【这肯定是错的啊,周幽王要是这么勇,能够反对周礼做出灭国之举,第一个攻伐的应该是晋文侯!

 而且,按照史书上说,褒国被灭,才献出褒姒,这就更扯淡了,明显就是改编,而且还是乱编。】

 【最关键的是,周幽王根本就没有本事灭人家褒国,褒国的地理环境很特殊,拥山川地理之险,别说周幽王了,他爹周宣王来了都打不进去。】

 【所以,灭褒国的人,不是周幽王,而是申侯和嬴秦!】

 (不对啊!你不说武丁妇好都没有灭掉褒国,怎么申侯和嬴秦有这个实力呢?)

 (虽然说史书上说的周幽王灭褒国是假的,但,你说的申国灭褒国,我也觉得不靠谱。)

 (褒国可是小蜀川,虽然没有蜀川那么难打,但,人家的实力和地理优势在那里摆着呢,怎么灭?)

 ..........

 【为什么武丁妇好都灭不了褒国,申侯嬴秦却可以,你听过一个词没有,带路党!】

 【对,因为嬴秦和申侯收了一个小弟,叫做,缯国!】

 【而缯国就是给申侯带路的人。】

 【缯国本来就是古夏遗民,他就是从汉中出来的,甚至在汉中还有姻亲存在,只要他能带好路,申侯嬴秦灭褒国,那叫一个易如反掌。】

 【就跟当年刘备入川一样。】

 (缯国还能这么用?)

 (这历史不就通了。)

 ......

 放屁!

 北宋。

 司马光和一众大儒守在府邸,盯着天幕,他们气的嘴唇发抖。

 “缯国怎么可能去帮申侯灭褒国。”

 “缯国姓什么,姓姬啊!”

 “姬姓诸侯怎么可能熟悉褒国的情况,当什么带路党,滑天下之大稽!”

 旁边,有人问。

 “公实兄,此言当真?”

 他们叫起了司马光的字。

 司马光哼道:“人人都以为我欺世盗名,岂不知道我也有真才实学,缯国,是姬姓南宫氏。”

 随即,立刻充值发弹幕。

 “可笑可笑,缯国是姬姓诸侯,身为一个历史博主,竟然会犯这种错误,姬姓的诸侯国,怎么可能熟悉汉中的情况?”

 ........

 大汉,

 刘邦看向了叔孙通。

 要问典籍,得问儒家。

 “告诉乃公,缯国是姬姓诸侯吗?”

 叔孙通点头:“不错,南阳缯国,姬姓,南宫氏。”

 这一开口,周勃樊哙等人纷纷摇头。

 一些儒生开始抨击天幕的内容。

 刘盈也如释重负的说了声:“博主终于错了一回。”

 而刘邦却大手一挥,“错什么错!你怎么知道博主说的缯国是南阳的缯国?”

 叔孙通嘴角抽动,流氓,太流氓了,要是在大秦你敢怎么说话,儒生都能拔剑砍你了,他忍住冲动,小声的辩解:“西周史还有一个缯国,不过是东鄫国,虽然是姒姓,可是在齐鲁之地,是不可能去进攻褒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