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姬昌的开山泽,傻子都不用

北宋,

 司马光来了兴趣。

 “既然是周文王第一个开山泽之禁,博主就错了啊!”

 “他可是说,第一个开山泽的是周厉王。”

 “你们说对不对?”

 这一下子,周围人都兴奋了,脸上都洋溢出笑容。

 这么长时间,总算能逮住博主的错漏,那不得往死里喷。

 读书人们就各种问候起了博主。

 “小小博主可笑可笑。”

 .........

 大唐,

 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人终于吐气扬眉了,总算能抓住博主的小辫子。

 “我儒家之祖,才是爱民的。”

 “周厉王明显就是用了周文王的政策。”

 孔孟两祖更是趾高气扬,尤其是孟家人,因为最早记录这件事的是《孟子》

 论语都不敢记载。

 孔家人却笑而不语,让你们先得意会。

 李世民看着这些人逮住了一个小问题就觉得自己拥有全世界,不由得好笑,什么时候,儒家之人这么卑微了。

 他压了压手:“诸位爱卿,莫要先下定论,博主既然自己提出来这事,肯定不是为了打自己的脸,还是要先看看再说,也许,这个开山泽不一样呢?”

 魏征哼了一声,他直接就开怼,一刻钟嘴都没有停过。

 李世民心里狂骂,你还看人下菜碟,李承乾你怎么不怼呢?

 我给你脸是吧!

 李承乾也发现了,魏征好像最喜欢跟父皇对着干,这是毛病,得治!

 但他不去治,谁让父皇还觉得李泰好呢,让他好儿子上。

 ......

 南宋,大汉,大秦,大明,都在讨论这个。

 很多人对博主就有了不信任,你这是对把周文王的功劳给了周厉王啊!

 【我知道,一说开山泽之禁,很多人肯定会说,博主你错了,周厉王不应该有一个千古功业,这是周文王的。】

 【这就是对历史不了解的缘故,看历史,一定要清楚一点,所有的政策制度,都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

 【先有问题,再出政策和制度。】

 【不是叫一个名字的制度,就是一定是一个样子。】

 【周文王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是贵族和百姓被殷商大贵族的倾销产品的行为,给搞到了破产,本土产业完蛋了,为了防止本土的贵族和百姓造反,姬昌是为了补偿他们才出的政策。】

 【你再看看周厉王,他是干什么,是为了给自己捞钱,增加财政收入。】

 【两个制度的目的是不一样的,怎么可能会相同呢?】

 【而且,儒家对于两个政策,那是截然相反的态度,对姬昌的,那是狂吹,对周厉王的那是狂骂,古人不傻,知道一个政策对自己好,还是对自己不好。】

 【这其实已经说明了问题,这是两个截然相反的政策。】

 【那么姬昌的开山泽,是怎么回事呢?】

 姬周。

 官吏们张贴了告示。

 “从今日起,咱们侯爷开放山林泽海的资源,大家可以随意的开采。”

 下面,岐山原的贵族们耻笑一声:“姬昌小儿又要整什么幺蛾子,舍弃我们去舔王都的贵族,还不够吗?”

 “大家都别听姬昌小儿的,大家收拾东西,投奔其他诸侯,对,带着奴隶一起走,咱们不跟姬昌小儿玩了,没有人口,看他怎么办。”

 岐山原的贵族们义愤填膺,纷纷要离开岐山原。

 官吏急了,大吼:“是真的给你们好处。”

 “给我们好处,你当我们傻?让我们开山开矿,然后姬昌小儿再收税,算了吧,这一套我们熟,我们也是这么骗手下的奴隶的,就跟驴前面掉一根青草,他想要吃,得先跑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