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伯邑考之死(第2页)

 当姬昌被抓到了朝歌之后,姬周的实际掌舵人就是伯邑考。

 于是,商纣王给伯邑考送了一封信,让他进朝歌替父谢罪!

 【那么,伯邑考怎么选的呢?】

 当时很多朝臣都在劝他,去了朝歌就是死路一条。

 但是呢,伯邑考还是去了。

 他不但去了,还准备了厚礼,并且从有莘氏那里要到了一些美女,都献给了商纣王。

 有莘氏当时就是这么惨。

 【当伯邑考进入朝歌后。】

 【商纣王是怎么安排他的呢?】

 【你以为直接杀了吗?】

 【不!】

 大殿中,

 费仲拿着诏令宣读。

 “姬昌嫡长子忠孝有加,特任命为大王亲卫,为大王拉马驾车。”

 “并,赐予其宅邸官职。”

 伯邑考有点懵,他都做好了当场被人砍死的准备。

 结果,却是商纣王的拉拢。

 是的,商纣王对伯邑考很是看重,刚开始也是想要拉拢。

 并且呢,还让伯邑考成为自己的亲信,就是想要让姬周站在自己这边。

 【这才是真正的改革,不是见了贵族想要搞死对方,而是尽量的拉拢可以拉拢的一切同盟,减少改革的阻碍。】

 【如果你认为,一个君王皇帝怒吼着改革,就是要干掉一切不服,这人基本就会以最快的速度下线。】

 (拉拢?)

 (我真是长了见识。)

 (拉拢完了姬昌,然后拉拢伯邑考,商纣王比我想象的有脑子,不是那种拼命三郎。)

 (肯定不是啊!商纣王用神权贵族的地,交给奴隶耕种,而不是进行一次土地改革,就看出他知道怎么权衡利弊。)

 .......

 北宋,

 文人们纷纷点头。

 “这应该才是真正的商纣王,这比那种咋咋呼呼高喊着我要与世皆敌的商纣王立体多了。”

 “司马光,你多学着点,历史就该怎么写。”

 司马光郁闷了。

 我的历史写的还不够曲折离奇吗?

 比这个离奇的多了,都快到了离谱的程度,还不够立体?

 .........

 春秋,

 管仲轻轻摇头。

 “可惜的是,有些人注定拉拢不到。”

 “从姬昌,姬发的做法来看,他们的屁股已经镶嵌到了贵族那里,拔不出来了。”

 “背叛贵族,姬周立刻就得分崩离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