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乃边军一小卒六月初八
第73章 刘根的突袭计划(第2页)
刘根想事情之全面,让卢象这个行伍老兵都自叹不如。
无法想象,如此缜密的战事安排,是一个年仅十九岁的少年想出来的。
而刘根带领的一路叫什么暗度陈仓。刘一德那一路的人马叫明修栈道。
刘根说,通俗点讲,刘一德那伙人是打窝用的。
卢象没听过刘根说的陈仓,也没听过什么打窝。
这位刘大人有时候总说一些让人听不懂的话。
或者这就是天才,一般人听不懂也正常。
但他还是要把这样话都记下来,以后没准能有大用!
就这样,所有人员准备完成,开始按刘根的计划开始行动。
刘根带领的一队趁着夜色走了一夜,他们这几天的耐力锻炼有了成效。
这一夜走下来,这样身体壮跟牛的人们,根本没什么反应。
为了不引起鞑子注意,他们连马都没骑,徒步走了下来。
很快,他们又走了一天,终于在第三天的晚上,绕到了鞑子军营的后方。
可是这还不算完。
在他们面前的是一座高山,这座高山是白龙山十几个山峰之一,名曰鬼见愁。
这座山峰其实没有比其他山峰高,可为什么叫鬼见愁。
因为它够陡峭,像被一刀切断了一样,鬼见了都发愁。
但是,这鬼见愁有一样好,因为山的一面直上直下,像堵墙,挡住了北方的寒风。
而且最陡峭的一面面向屯军城方向,在此山脚扎营,可以分出兵力去照顾其他方向。
因为没人能从这鬼见愁上爬的下来!即便有人能爬下来,也极有可能被发现。
以为这一面光溜溜的,眼力好的,一眼便可发现。
总不能有人能从上边飞下来吧,这高度,牛都得摔成肉泥!
刘根作为白龙山长大的孩子,又常跟父亲出去打猎,自然对这里的地形十分熟悉。
所以在此安营扎寨最好不过了,当然鞑子也是这么想的。
刘根得知鞑子在此安营扎寨后,便萌生了从天而降的作战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