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是谁(第2页)
这一刻,周围的一切仿佛都静止了,只剩下他们两人的心跳与呼吸,与沙沙的林间微风交织成一首动人的乐章。
不知时光悄然流逝了多久,一阵急促脚步声突兀地打破了周遭的沉寂,将陆雪琪与吕大信从沉思中猛然惊醒。
两人循声望去,只见张小凡与石头的身影渐渐映入眼帘。
石头的面容上洋溢着难以掩饰的喜悦与自豪,显然对这次的除妖之行感到极为满意。
而张小凡,他的神色却显得异常复杂,迷茫中带着几分失魂落魄,仿佛内心正经历着一场剧烈的挣扎。
“走吧,镇上的百姓等你们的好消息等的心焦了”
吕大信见状,走上前去,仔细检查着张小凡与石头的身体状况,确认两人并未受到严重的伤害后,他心中稍安,随即转身,与陆雪琪等人一同,化作几道流光,向小镇疾驰而去。
当他们的身影再次出现在小池镇上时,早已心急如焚的镇长与其他百姓们立刻围了上来,眼中满是期待与焦灼。
石头豪迈地挺起胸膛,大声宣布:“乡亲们,妖孽已除,日后大家尽可安心生活,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
此言一出,人群中立刻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欢呼声,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与兴奋的光芒,仿佛这一刻,所有的担忧与恐惧都烟消云散了。
然而,在这欢庆的氛围中,张小凡却显得格格不入。
他静静地站在一旁,目光穿过欢腾的人群,心中却是一片迷茫。
那两只相拥殉情的妖狐的身影,在他眼前反复浮现,触动着他内心最柔软的部分,特别是那狐妖殉情前对自己说的话与师门自幼对自己的教导相碰撞,让他茫然失措,不知如何分辨,哪个是对,哪个是错。
他惊讶地发现,自己竟然对那妖狐产生了难以言喻的亲近感,这种情感,与他一直以来秉持的正邪之分产生了剧烈的冲突。
吕大信敏锐地捕捉到了张小凡神色中的微妙变化,但他并未立即点破,只是轻轻地拍了拍张小凡的肩膀。
待石头从热情的百姓中脱身而出,几人相视一笑,随即化作道道遁光,消失在天际。
他们的身影虽然远去,但关于仙人降服狐妖的传说,却在这片土地上久久回响,成为了一段经久不衰的佳话。
历经两日风雨兼程,他们终于抵达了一座名为“昌合城”的大城。
此城地处要害,规模宏大,且紧邻东海,实为往来商旅之重要集散地。
吕大信等人步入城中,石头与张小凡分头探问,得知昌合城确是前往东海之滨的最近大城,再行四百里,便可抵达那波澜壮阔的海岸线。
漫步于昌合城街头,只见民居错落有致,百姓服饰与中原大同小异,尽显东海风情。
此地本就是东海地区的交通枢纽,商贾云集,热闹非凡。然而近日来,城中修真之士骤增,他们身着各式门派服饰,行色匆匆,似乎都在为某件大事而忙碌。
吕大信等人见状,心中暗自揣测,这些人是否也如同他们一般,正欲前往流波山一探究竟?
经过一番商议,众人决定先在昌合城找一家小客栈安顿下来,养精蓄锐。
待明日一早,他们便将踏上前往流波山的征途,为正道而战,为天下苍生尽一份力。
夜幕低垂,万籁俱寂,张小凡独自站在吕大信的房门前,心中忐忑不安。
月光透过窗棂,斑驳地洒在他的脸上,映照出他犹豫的神色。
然而,自小对自家五师兄吕大信的尊敬,最终驱散了他的犹豫。
他咬了咬牙,鼓足勇气,轻轻地敲响了房门。
“进来吧,门没锁。”
屋内传来吕大信那温和而沉稳的声音,仿佛一股暖流,瞬间安抚了张小凡那颗忐忑的心。
张小凡轻轻地推开门,只见吕大信正端坐在桌旁,两盏清茶静静地摆放在桌上,茶香袅袅升起,弥漫在整个房间。
显然,吕大信已经等候他多时了。
“师兄。”张小凡低声唤道,声音中带着一丝羞涩和不安。
他虽憨厚,但并不愚钝,从眼前的情景中,他已经猜到了几分——自己这两日魂不守舍的模样,显然已经引起了吕大信的注意。
“来坐,先喝口茶。”
吕大信见状,微微一笑,那笑容如同春风拂面,让张小凡紧张的心情得到了极大的缓解。
他依言坐下,端起茶盏,浅浅地喝了一口。
温热的茶水顺着喉咙滑入腹中,带来一股暖流,仿佛连心中的烦恼都被这茶水洗涤一空。
嘴中的茶香先苦后甜,回味无穷,让张小凡的心情渐渐放松了下来。
见张小凡的神色逐渐放松,吕大信轻轻地端起茶盏,品了一口清茶,随后缓缓问道:“说说吧,你在追击狐妖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让你这几天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
张小凡闻言,神色微变,但随即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决心般,将这几日的苦闷一五一十地向吕大信倾诉起来:“师兄是这样的,我和石头兄弟追击狐妖,但被那狐妖逃进了黑石洞……”
随着张小凡的叙述,吕大信静静地聆听着,目光中透露出几分思索。
张小凡详细描述了他们在黑石洞中的遭遇,以及那对殉情的狐妖质问自己的话“在你们人族眼里,这天下万物,是不是都得围着你们转啊?天地生养咱们,本意是让大伙儿一块儿好好活着,可到了你们嘴里,就成了可以随便拿捏的软柿子了。谁要是敢反抗,立马就给扣上个大帽子,说什么祸害人间、十恶不赦。这就是你们人族讲的道理和道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