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醉红楼蝶恋花银步摇

第323章 古之博戏


  到了唐朝以后,在原来斗鸡的基础上慢慢衍生出“斗鹌鹑”,

  将两只鹌鹑放入鸟笼中,放置米粒,看哪一方争抢过谁来分胜负。

  到了宋代以后,开始慢慢衍生出“斗蛐蛐”并且成为主流,

  又可以称为北宋的国粹,电视剧中常有出现这种小博戏。

  在京城各大街头有专门售卖蛐蛐、博押钱的场所。

  到了明朝以后斗蛐蛐这一游戏被皇帝也十分重视,

  皇帝也开始带头参与“斗蛐蛐”的比赛,并且专门雇人给自己抓蛐蛐,还有设有专门分辨蛐蛐品种好坏的官职。

  蹴鞠、棋牌类。

  从汉代到隋唐明清时期,玩骰子、纸牌和麻将。

  就连一些在闺房中的女子也会聚集好友用绣花针来进行赌博,除此之后有骨牌、叶子、投壶等等游戏。

  可以说,中国古代的麻将可以与京剧共同称为国粹。

  从宋代开始,古代足球的前身蹴鞠就常常被用来博戏。

  皇宫贵族常常下重金来培养自己的蹴鞠团队用于赌博。

  其中一个大人物,蹴鞠的高手,高俅,凭着高超球技,深得皇帝的喜爱,职位十连跳,成为一个臭名昭著的侫臣。

  不过,以他高超的球技,如果高俅穿越到现代,也难救男足的残废之局面。

  尽管博戏导致很多人家破人亡甚至卖妻子儿子、砍手砍脚等等依旧未曾减弱其中的热度。

  在古代,博戏场是正经生意,是受到法律保护的。

  从一些影视作品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桥段,

  那就是博场生意兴隆,往来客人络绎不绝,

  博徒们围在桌前,目露红光死死盯着骰子吆五喝六。

  在我国古代,骰子是一种普及度最高的博戏之用具。

  其实,骰子在古代并不止用做博戏,在占卜、酒令中,也有骰子的身影。

  现代的骰子,多为正六面体,每一面分别挖出代表数字的孔洞,相对的两面孔洞之和必为七。

  根据玩法的不同,骰子的点数组合方式千差万别,常人根本无法预知结果。

  正因如此,骰子才会成为“运气”的代表,与博戏结下深厚的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