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世村长,满朝文武为我打工皖南牛二
第两百九十六章 太上皇出宫!(第3页)
诛九族,不是冲动,但,还有回旋余地。
要是博林崔氏愿意低头,愿意一家老小都入京,李玄明不介意给他们一条活路。
但代价,就是永永远远被自己踩在脚底下羞辱。
如此一来,既震慑了门阀,又彰显自己宽宏大量,免得这些人兔死狗烹,狗急跳墙。
等新学开起来,要不了几年,他能压服所有门阀,让他们底下头颅,彻彻底底的俯首称臣。
想到这里,李玄明心里就止不住的激动。
一路上,李玄明都在向李安介绍京师的变化。
李安只是沉默,并没有说话,京师,在李玄明的手上,发展的确很好。
京兆这几年也是灾害连绵,好在都顺利度过去了。
许是天公作美,在离开京师后,原本还绵延的雨,突然就停了。
来到了一号流民村。
李安看到了一个惊叹的画面。
那一排排整齐划一,鳞次栉比的砖房,看起来格外的规整。
家家户户都有院落。
往来的行人络绎不绝。
每当下雨,京城的道路总是会让人踩的一脚黄汤,但是在这里不会。
地面是用水泥浇筑,比宫内用青砖垒砌的还要好走。
两边的道路栽种着移植不久的花草树木,给这个初见的流民村,带来了一丝生机。
他眺望远方,看到了矗立的大烟囱,约莫二十丈上下。
儿子说,那是砖窑,是用来炼红砖的。
在村落的东北角,还有一幢幢工厂正在修建。
据说,村子里的村民全都在里面工作,薪资很高,且稳定。
京城的百姓都闻风而来。
“下马车看看。”李安坐不住了,他从未见过如此繁荣的村庄。
不过,在他心里,这已经不是村庄,而是一座欣欣向荣的城。
李玄明搀扶着父亲,“爹,注意脚下。”
李孝延几人也是亦步亦趋的跟在身后,观察着四方。
在他们看来,太上皇出宫,意味着两位皇帝迎来世纪和解,若是传出去,绝对会震惊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