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打死不干!




                “逸云,我没这个意思!”李玄明急忙道:“你怎么能这么想呢?”



    李贞也说道:“逸云,你别误会。”



    杜丰年道:“自古以来,学成文武艺,卖于帝王家,这是莫大的荣耀,你可千万别觉得这是羞辱你。”



    “我明白!”秦牧知道这是时代使然,“但恰恰就是这种理念,禁锢了这片土地,禁锢了这片土地的百姓,使得这片土地发展的很慢很慢,一两千年了,还没有太大的长进。



    在我看来,朝廷难辞其咎,不是人间没有人才,而是朝廷不关注这些,实际上,任何一种进步,对整个国家来说,都是一种进步。



    日积月累,才有了现在的生活。



    这杂交水稻是可以让全国百姓吃饱饭的,封公不为过吧?”



    “不为过。”李玄明摇摇头,他甚至觉得封个国公都捡便宜了。



    “但我不要,我只要二十年专利,这二十年内,朝廷想要粮种,就必须从我这里拿,但我不要钱,我只要同等粮种的粮食!”



    秦牧说道:“此外,朝廷还要大力发展农业,鼓励百姓去钻研发现新的粮种,去试验,从国家层面去发起计划,主动培养农业人才。



    二十年后,我依旧不会主动把杂交技术上交,但是在这二十年内,如果有人能培育出杂交水稻,朝廷应该鼓励,应该重赏,将其名,传播天下。



    不仅仅是农业上,还有生活上的巧思,如果有改进,也应该鼓励。



    只有重视他人成果,保护他人成果,才能使得民间的人才冒头,真正引来人才井喷。



    所谓人才,不只是打仗的武将,读书的文臣,还有三百六十行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积极奋斗的百姓!”



    这一刻,杜丰年明白了秦牧的意思。



    高圣元也懂了。



    朱渐离叹了口气,眼神也复杂到了极致。



    秦牧是用这粮种,来撬动整个大贞,逼迫皇帝去尊重民间人才。



    这份心思,绝对不是为了谋私。



    否则,他也就不会说出,交换粮种同等重量的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