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渭南的未来




                秦家村改制,效果很好。



    整个村子就像是严密的器械一样运转起来。



    源源不断的原材料从村外运输进来,然后变成精美的货物运输出去。



    以渭南为中转站,其中六成的商品运往京城,余下四成则是运往大江南北。



    再加上渭南县百姓日后只能培育杂交水稻稻种,又免除农税,将徭役变为种田,极大程度的减轻了渭南百姓的压力,所以渭南接下来必然迎来腾飞。



    秦牧在村子里转悠了一圈,带着二牛等人来到了渭南县。



    徐子陵走马上任一月,有刘力行留下的资源,整个渭南都被他掌控。



    原本的渭南只有一道低矮的城墙,但闲杂,县城扩建,城墙也在重修。



    以后衙门不收农税,不用催人徭役,所以未来只能收商税。



    得知秦牧抵达渭南,徐子陵也是放下手中公务,急忙陪同恩师,“老师,您怎么来了。”



    “出来透透气。”秦牧笑了笑,“还适应吧?”



    “托老师的福,有师弟留给我的资源,一切都好,再加上老师的帮助,渭南县上下俱服!”



    说起这件事,徐子陵嘴角也是抑制不住的上扬,有刘力行打下的底子,再加上他上任后不断地发福利,百姓直呼他是刘令君第二,也是一个青天大老爷!



    “陪我走走。”



    “是,老师!”



    渭南县的路面是夯土,还铺了一层石子,不过大风天,还是容易尘土飞扬,“城内的路面要硬化,这样的环境怎么招商?”



    “老师,已经在安排了,不过,县城房屋低矮,百姓生活普遍不是很富裕,我也准备仿照流民村......”



    徐子陵知道自己步子迈的太大,也是有些紧张的看着秦牧。



    “饭要一口一口吃,城市规划更不能着急,先把路面硬化,营造一个好的经商环境,秦家村也还有一些企业要放出来,到时候可以推动渭南的经济发展。”



    “是,老师!”



    “另外,渭南县收商税的事情,你上报了吗?”



    “这个,暂时还没有!”说起这件事,徐子陵心里很没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