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摸着石头过河(第2页)

 至于庞秉新到底在什么地方,杜立德都懒得去想。

 李天明依旧每天忙忙碌碌的,不去海城的日子,就在村里上工。

 偶尔会去养殖场那边和吴月华聊聊电风扇的事。

 李学国那边一直没消息,让李天明等得心焦。

 电风扇厂要往下推进,必须得到王作先的支持,否则的话,只靠他和吴月华,想要凭空变出来一座工厂,那是天方夜谭。

 终于,在秋收结束,村里准备开始扩建养殖场的当天,李学国到了李家台子。

 “天明,猜猜我给你带来的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叔,你后槽牙都露出来了!

 李天明是个知情识趣的,很配合的表现出一副焦急的模样。

 “叔,您就别卖关子了!”

 满足了恶趣味,让李学国不禁大笑出声。

 “行了,不逗你了,你要办电风扇厂的事,王主任已经有了正式的批示!”

 之所以拖了这么久,主要还是因为,这件事拿到会上讨论的时候,引起的分歧特别大。

 有人认为这就是zB主义,是在开历史的倒车。

 如果是真正的集体企业,那么分配原则就应该向国企看齐。

 也有的人认为,集体企业和国企完全不同。

 最为明显的一点就是,集体企业是通过个人集资创办起来的,如果向国企看齐的话,所有权到底归谁?

 总不能老百姓集资办厂,最后的所有权归国家吧!

 既然是集体所有,那么领导和经营权也应该归属于大集体。

 分配原则理所当然的,也应该是按照集资的时候,投入比例来分配。

 可是这样一来,又会造成公平之下的不公平。

 有的人通过集体企业,能够一下子赚到别人一生都没办法赚到的财富,而有的人,却只能得到很少的回报。

 岂不是人为的在制造贫富差距。

 随着企业的经营,产生的利润越来越多,这种差距也会越来越大。

 最终肯定会造成不可调和的矛盾。

 与会者众说纷纭,谁都拿不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意见,只能是争论来,争论去。

 所造成的影响也是越来越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对此,即便是坚定支持的王作先也是心力交瘁。

 直到这件事上达天听,一个电话打到了王作先的办公室,那边说了很多,最为关键的一句就是:摸着石头过河!

 中国革命的过程就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建国以后对国家的发展,也同样如此。

 因为放眼全世界,也找不到一个可以模仿的对象。

 国家体量庞大,人口众多,经济落后,又没有完备的工业体系。

 以前学大苏的发展模式,但事实证明这条路根本走不通,两个国家的国情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