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灾民(第3页)

 “太子对本官恩重如山,本官只会实话实说。” 

 我负手而立,面色带着矜持之色。 

 郭县令懂了。 

 这人的意思就是不管背后如何,他知道的、看到的必须是好的。 

 无奈,他只能去叫士兵再多加点米。 

 我扫视一圈这片的灾民。 

 注意到角落里一个皮肤黝黑,满是皱纹的瘦弱老人颤颤巍巍地扶着碗喝米汤,只是哆嗦得厉害,不少汤撒在身上,他心疼地拉起上衣,用嘴巴吸干净。 

 他抬头时无意间看到我,惶恐且小心地放下碗,要朝我下拜。 

 我制止住他。 

 他不伦不类地朝我拱手:“多谢大人、大官。谢谢大人给俺们粮食……” 

 我看着他干瘦的四肢,以及凹陷下去的双脸,只觉心酸。 

 “老人家,家里人呢?这次水灾,家里情况如何?” 

 他浑浊的眼球转了转:“死了,都死了……” 

 “俺大儿子为了救孙儿,被淹死了,二儿子为了带俺逃命,摔断腿,自己跳进去了,小孙女砸到头,睡一觉就起不来……” 

 说到最后,他呆住了。 

 我眨了眨眼,缓去眼中的泪意。 

 据他所说,在洪水来之前,他是普普通通的佃农。 

 生儿子、干农活,有时候赋税多了,他怕家里粮不够,便勒紧裤腰带,少吃点,多干点…… 

 虽然日子穷,但人都还在。 

 老人家说话时,颠三倒四,异常激动。 

 我拍了拍他的手,满心的无力感叫我止不住发颤。 

 其他灾民看到这一幕,有人满眼希冀地看着我:“大人,这粥我们能喝到什么时候?” 

 “是啊大人,村子都被水淹着,我们没法回家啊!” 

 “大人,俺们会记得你的好,之前那些大人都不……” 

 他话还没说完,就被人死死捂住嘴。 

 周围人像是察觉到什么,纷纷低下头,隐隐害怕。 

 身后,郭县令看到这一幕,状似感慨,又似夸赞:“灾民有楚大人,真是他们的福气啊。” 

 闻言,我看过去,回他:“有汪大人、郭大人在,才是徐州百姓之福。” 

 其中有几分真心便不得而知了。 

 隔日,汪东源告诉我赵大人的尸身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