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被炮声震聋




                虽然对电力供应的稳定性有极大怀疑,但唐文还是同意了用那台最贵的变压器。



    电力局对能甩掉那台西门子大爷也是很开心,最终整套报价只要两万多点,并保证优先供电。



    接下来的几天电力局就忙活着架设电线杆,一周左右就能投入使用。



    在这个时间里,唐一也差不多查完了所有技术资料。



    ……



    “好消息:我们周围的沉船不少,坏消息:绝大部分都无法打捞。”



    一张大大的海图挂在墙上,唐一用不同颜色的钉子插在沉船的位置上。



    唐一:“仅仅是根据我们已经掌握的信息,就能确认十六艘沉船的位置。



    包括7条军舰和9条货轮,总吨位超过15万吨。



    其中10条都处在公海,深度在1000米以上,另外3条是近海搁浅,正常来说应该早就被人发现,已经被处理掉了。”



    “所以除了月牙岛那条,还有这两个地方。”



    顺着唐一手指的移动,两个红色图钉进入唐文的视野。



    一个在泉州外海,一个则在南海最南端靠近吕宋。



    吕宋的不用考虑,那里已经进入吕宋领海,而且距离也超过了游艇的航程。



    泉州外海……沿着海岸线过去也差不多1000海里了,光是路上花的时间就太远。



    当然泉州要比东沙安全得多,一路还能靠岸补给。



    那里的沉船还有两条,都是光头败退时丢下的两条炮舰,加起来也有两千吨了。



    不过和东沙的橡树号比起来还是逊色太多,路程远钢还少,唯一的优点就是几乎没有风险。



    要不要为了一万吨钢材冒险?



    既然已经知道宝岛水警会在东沙巡逻,那么被发现驱逐的概率就会很高,唐文对唐一问道:



    “我们最快能多久找到橡树号?”



    “有一个办法可以加速——用拖曳声纳,在疑似海域多放几个,最多五个小时就能把附近海域都搜一遍,配上金属探测器一天内就会有结果。”



    唐一的信心来自于橡树号的相关资料很完善,书里有记下了那场行动的航线,沉没地点几乎是确定的。



    他能把沉船地点锁定在3公里范围的海域里,搜索起来应该不麻烦才对。



    唐文:“如果我们冒险,几乎一定会遇上水警,y1游艇能跑到30多节,逃脱应该没问题,但可能会干扰搜索过程。”



    和渔船不一样,y1游艇的航速完全能够支撑全身而退,水警不会跟太远,跑出一段就会放弃。



    唐一没有说话,只是盯着唐文看。



    一直到被看的有些不自在,唐文才说出了没出口的下半句:



    “也许……我们可以安装一点自卫火力。”



    “一级战舰里包含了102毫米到152毫米的不同口径火炮,机关炮也很多。”



    唐一飞快的补充道。



    说完他拿起了手绘出的y1游艇图纸,在长长的尖锐头部甲板处指着说道:



    “甲板下面是空间巨大的生活舱,可以做一个升降式的收纳结构。



    y1体积不小,我建议使用‘伊利湖号’的单装152毫米mk17主炮,它的重量和体积都很小,几乎不需要配平,而且不影响任何性能。



    舰桥两边各放一座40毫米维克斯高平两用机关炮,也很方便。”



    “当然,如果您还不满意的话,舰尾也可以试试加装一门炮,就是射界可能不太好。”



    唐文看着设计图上的几个位置摸下巴,怎么感觉像是早就预留了位置?



    不过这也正符他意,毕竟指挥官亲自操作时不需要舰员协助,他一个人就能操控所有武器。



    一门152毫米主炮,还有两门40毫米机关炮,应该能满足自卫需求了吧?



    “加装武器要多久?”



    “最多一天,这些武器都没有什么附加结构,重量也不大。”



    唐文略一思索,下定决心:



    “那就准备打捞橡树号,行动以安全为主,如果失败就放弃,北上泉州!”



    ……



    三天后。



    【建造进度:100%】



    站在几乎有三层楼高的船坞里,唐文仰头看着刚刚刷好漆的y1游艇。



    和之前的纯粹虚空造舰不一样,y1的建造过程中有实际的设备和工人参与,只不过如果细看还是会发现诸多神奇之处,诸如“材料自己长出来”这种小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