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先来十万册(第2页)
另一个鹰击6系列更是惊为天人,虽然射程能达到110到120公里,但居然使用的是末端人工制导……
这两种导弹还都属于高亚音速,而引进的现代级上的8枚“日炙”反舰导弹虽然射程也只有100公里左右,但末端速度能达到2.3马赫。
在国内没有对标导弹的情况下,强行发展武库舰最终的结果是无弹可用,造出来也是让人看笑话。
闫剑显然是也想到了这一点,好不容易泛起的热情也被浇了一盆冷水,苦笑道:
“没办法啊,咱们还是太落后了,如果能引进‘日炙’国产化,武库舰或许真的是条不错的思路。”
闫海:“现在不行,过几年呢我相信肯定有更好的导弹项目,只是不知道什么能出来。”
父子俩虽然失望,但还是很认可武库舰的思路,动手给唐文写回信和一些意见。
在他们看来这也就是爱好者之间的妄想,丝毫没想到是唐文的软文广告。
……
鹅城。
《全频带阻塞干扰》篇幅不长,唐文用了三天时间熬夜抄了出来,然后就来找杂志社出版。
这本小说的质量其实完全可以给科幻刊物投稿,然后等收录,但他等不了这么久。
杂志社的主编看完整篇内容,擦了擦泛红的眼眶。
里面的内容对他来说就是明天可能就会发生的现实,充斥着悲壮和绝望。
虽然文笔一般,但这个故事绝对深入人心,稍加润色就能大卖。
除了这一篇故事,唐文还附上了五六个之前就写好的短篇,加起来刚刚好够小说出版的底线。
他戴上眼镜,对面前的年轻人充满好感。
能写出这样决绝的小说,一定是个热血的爱国青年:
“这几篇小说我们愿意6000元买断,下一期就刊登在杂志上连载,你看可以吗”
这是一个很有诚意的数字,因为笔名“唐家大少”从未有过任何作品,出版风险并不小。
唐文摇头:
“不,我要自费出版,然后把它放在全国的书店货架上。”
主编一愣,他看到了唐文的轿车,但还是哑然失笑:
“小兄弟,出版一本书可不便宜,想要全国出版,你那辆车都不够。”
唐文:“一百万能印多少册”
“额,您说笑了……”
“两百万,三百万至少先来个十万册吧”
主编“唰”地一下站起,把唐文扶到椅子上:
“您可真是找对人了,我们出版社印刷清晰,渠道强力遍布全国,再说一遍要多少”
唐文:“先来十万册试试效果,不行我再抄……写。”
上次的三百万银币还剩下一百多万,唐文有的是钱。
……
唐文使出钞能力后,小说出版自然不是问题。
出版社也才知道他就是盖金造船厂的真正主使,拼命要留住这个大客户。
别管出版了销量如何,光是自费出版这笔费用就够他们大赚一笔。
而通过出版社的渠道,也能够保证合作的书店拿到书会摆在显眼位置一段时间。
史巨柱暂时还没动作,但保证半个月内就能见到效果,唐文也就耐心等待。
刚出出版社大门,唐文打算找个网吧看看当下的热门游戏,手机就响了起来。
电话另一端是张军。
张军先说了水产厅同意这笔两艘渔政船的订单,过几天就能过来签约。
趁着氛围不错,他就说起了石油的问题:
“唐老板,你确定我们福省的岛礁能挖出石油”
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
唐文立即否认三连,在石油开采和归属权确定之前,他并不想惹上麻烦,搞不好还会与官方交恶。
当面说几句可以是开玩笑,但决不能在电话和文字中留下痕迹。
电话另一端的张军和局长有些失望,不过一想也是意料之中。
张军眼珠一转,绕过石油直接谈起了岛屿:
“那我们的那些无人岛你有感兴趣的吗,你说说用途,我给你找最便宜的底线价。”
唐文暗想对方果然是聪明人,也就不再逃避话题。
既然是系统的要求,那第一肯定面积不能小,第二不能是大陆附近的岛屿,那就基本没有什么悬念了。
“钓鱼台和赤尾岛应该没有人承包吧”
“没有没有,不过这两个岛的位置……”
张军没有明说,但他相信唐文清楚。
暂且不提两个岛处于焦点地区,渔政力量难以覆盖,单单距离大陆四五百公里就已经很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