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大玉儿,哼!只配给朕洗脚!(第2页)




    口子一开,以后大明帝国的宫刑,看来要成为常客。



    这种情况下,谁不迷糊?



    “诸位爱卿...”



    崇祯语重心长地看着众人,缓缓开口:



    “诸位是不是认为朕处罚太轻?朕当然不会只是给他处以宫刑,等会行刑完毕,朕还有后招,朕让祖大寿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这番话,崇祯更是说得振振有词,一气呵成。



    皇极殿内的大臣们噤若寒蝉,眼眸中全是惊恐之色。



    “陛下英明!”大臣们一起朝着崇祯拱手说道。



    这一刻,他们除了拥护崇祯,还能做什么呢?



    如今上朝崇祯锦衣卫陪同,谁敢惹他就要动用锦衣卫,这谁能受得了?



    锦衣卫办事,向来冷血无情,那可是陛下的头号打手。



    “诸位爱卿,下面比较棘手的事情就是岳托的事儿怎么办?”



    崇祯突然岔开话题,提到了岳托。



    对待俘虏,这是个严肃的问题。



    “启禀陛下,为了彰显大明帝国的仁义,微臣斗胆建议,还是妥善处理岳托。”赵之龙缓缓起身,拱手向崇祯劝说。



    在他看来,如今后金的实力很强悍,不能随意招惹后金,否则一定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赵之龙也是典型的投降派,一直以来都很擅长谄媚之言。



    这么多年以来,这也是赵之龙在朝堂之上立于不败之地的制胜法宝。



    只是,他确实是打错了算盘。



    崇祯早已经不是曾经那个唯唯诺诺,软弱无能的崇祯。



    如今的崇祯皇帝,无论是文韬武略,都是样样精通。



    尤其是擅长把握人性,拿捏人心。



    崇祯闻言,只是冷哼了一声,表情宁静而淡定,但是眸子里还是闪现出一抹杀气。



    其实,崇祯很看不上这个赵之龙,骨头最软,鬼主意最多。



    如果大明帝国都是这样的人,他的大明岂不是随时都会土崩瓦解,他的亡国之君的名声要彻底被坐实?



    不过,崇祯今天是想看一看群臣的态度,所以保持默不作声。



    “启禀陛下,微臣认为不妥,如今的大明帝国虽然在与建奴的作战之中偶尔会处于不利的地位,但这都是暂时的,长远来看,大明帝国一定会战胜建奴。”



    突然,一道铿锵有力的声音从皇极殿的一侧传来。



    大臣们顿时回头去看。



    原来,此人正是毕自严。



    只见毕自严,一脸的严肃,态度坚定,一身的正义感。



    “哦,毕爱卿,你的意思是,朕该如何处罚岳托呢?”



    “当然是杀!而且是在京师内斩杀,当着大臣、百姓们的面。”



    “如此,事情岂不是要闹大?”崇祯皱眉,佯装很是担心的样子。



    “不然,事情闹得越大,越有利于陛下!”



    “继续说下去。”崇祯来了兴趣。



    “陛下,岂不闻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如今的局面,必须铁腕治国,不能有丝毫的手软,



    尤其是对待帝国的俘虏,更是要斩杀他们以绝后患,同时可以极大地激励大明的百姓和百官们。”



    “你的意思是,让朕斩杀他们,提升大明百官和百姓们的信心,让他们知道,建奴是可以战胜的?”



    “陛下英明!”毕自严的眼眸之中闪现一抹崇敬之情,神色有些激动。



    “可还有不同的意见?”崇祯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转身看向了其他的大臣。



    皇极殿内,顿时安静了下来。



    很多人把脖子都缩了起来,生怕一个不小心就被连带了。



    “启禀陛下,微臣认为岳托也可以处以宫刑!”



    “建奴那里就没有宫刑这两个字,正好这次借着这个机会,让他们见识一下,当然处完宫刑之后,还可以继续处以其他的刑罚。”



    突然,一道慷慨激昂的话语传来。



    众人回头一看,原来此人正是方逢年。



    崇祯一看,顿时大喜过望。



    这个方逢年果然是非常正派。



    如今,大明帝国,其实不缺能臣,只是需要学会梳理,只有去其糟粕,吸取精华才是最为正确的选择。



    也只有如此,才能让大明帝国从根本上振兴。



    这个时候,什么最重要,当然是两个字“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