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五十八)
话说有一天,小弟子屁颠屁颠地跑到张仲景仙师面前,一脸疑惑地问道:“仙师啊,我这心里有个疙瘩,一直解不开。伤寒五六天了,又吐又发烧,这到底是咋回事儿啊?”
张仲景仙师一听,捋了捋长髯,笑眯眯地说:“哎呀,你这小家伙,问题还真不少呢!来来来,听我慢慢道来。”
“伤寒五六日啊,这时候身体里的正气和邪气正在激烈交锋呢。要是这时候你出现了呕吐和发热的症状,那多半就是柴胡汤证找上门了。柴胡汤啊,那可是个好东西,专门对付这种半表半里的邪气。但是呢,要是有人不长眼,给你胡乱用了其他药来下泄,嘿,这时候你得注意了!”
小弟子一听,眼睛瞪得圆圆的:“啊?那要是用了其他药,柴胡汤证还在咋办?”
张仲景仙师摆摆手:“别急嘛,要是柴胡汤证还在,那就再喝柴胡汤呗!虽然之前被误下了药,但也不算太糟糕,顶多就是身体会出现点‘蒸蒸而振’的小反应,就是全身会微微发抖,然后突然发热,出一身大汗,病就好啦!这就叫‘虽已下之,不为逆’,懂了吧?”
小弟子挠挠头:“哦……那要是情况不妙,心下满而硬痛呢?”
张仲景仙师叹了口气:“那可就麻烦咯,这就是结胸证啊!得用大陷胸汤来对付。这方子可猛了,得小心用!”
“大陷胸汤?听起来好厉害的样子!”小弟子眼睛一亮。
“那当然!这里面有大黄六两(换算成现代就是30克),芒硝一升(这个嘛,咱们就不换算体积了,理解成大量就行),还有甘遂一钱(就是0.5克啦)。先把大黄煮煮,煮出味道来,再把芒硝和甘遂加进去,煮个两滚儿,然后温温地喝下去。这药啊,喝了之后保证你拉得痛快,病也就跟着跑了!但是啊,记住了,拉得太猛了就得停药,不然身体可受不了!”
小弟子听得目瞪口呆:“这……这也太猛了吧!”
张仲景仙师笑了笑:“猛是猛了点,但对付结胸证这种硬邦邦的邪气,就得用猛药!不过啊,要是只是心下满,但不痛,那就是痞证了。这时候啊,柴胡汤可就不管用了,得用半夏泻心汤来调和。”
“半夏泻心汤?听起来好像很温柔的样子。”小弟子眨眨眼。
“没错,这方子就是用来调和脾胃的。里面有半夏半升(就是25克啦),黄芩、干姜、人参都是三两(各15克),甘草三两(15克,还得炙一下),黄连一两(5克),还有大枣十二枚(就是普通的红枣啦)。把这些药材放在一起煮,煮出浓浓的药汁来,再分三次喝下去,保证你脾胃舒畅,病也就好啦!”
小弟子听得津津有味:“仙师啊,你这方子真是太神奇了!不过啊,我还有个问题,这些药材都是干啥用的啊?”
张仲景仙师哈哈一笑:“你这问题问得好!听我给你一一道来。”
“先说大黄吧,这可是个通便的高手!它能把肠道里的垃圾都清理出去,让身体更清爽。芒硝呢,也是个通便的好手,还能清热润燥。甘遂呢,就比较猛了,能破水饮、散结滞。这三味药组合起来,那威力可不是盖嘿,小伙伴们,你们知道吗?在中医的神奇宝库里,有一剂古方叫做“半夏泻心汤”,那可是药材界的“全明星阵容”,每个药材都身怀绝技,简直就是中药界的“复仇者联盟”!
“首先,咱们说说这位“半夏大哥”,他啊,就像是身体的“除湿机”加“化痰器”,专治那些湿气重、痰多的毛病。而且,要是你哪天吃多了不舒服,想吐又吐不出来,半夏大哥还能出手相助,帮你“降逆止呕”,瞬间舒服多了。
接着,咱们有请“黄芩小妹”,她可是清热燥湿的高手,夏天吃多了上火的食物,或者身体里有热毒,黄芩小妹一出手,立刻给你来个“清热泻火大扫除”,保证你体内环境焕然一新。
再来看看“干姜大叔”,别看名字里有个“干”字,人家可是暖男一枚,专门对付身体里的“小冰山”。胃寒、手脚冰凉?干姜大叔一来,立刻给你“温中散寒”,还能“回阳通脉”,让你全身暖洋洋,冬天也不怕冷了。
紧接着,“人参大爷”隆重登场,这位可是中药界的“老寿星”,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简直是身体的“超级充电宝”。吃了人参大爷,保证你精神抖擞,活力满满,好像年轻了十岁!
然后,咱们还有“甘草小弟”,这位可是中药界的“和事佬”,能调和各种药材的脾气,让它们和睦相处,发挥出最大的效果。而且,甘草小弟还能缓急止痛,哪里不舒服,它都能上去安抚一下,让你不那么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