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266.娇娥勇斗西北恶,侠士擎天快意长(第2页)

 

他的掌心处,光芒闪烁,寒气氤氲,仿若藏着一个小型的冰雪世界。

 

紧接着,石飞扬猛地一声低喝,声若洪钟,一掌朝着血塘拍出。

 

只见一道白色的寒气,恰似一条从极寒之地苏醒的白色巨龙,携着无尽的冰寒之力,呼啸着从他掌心汹涌而出。寒气所到之处,空气瞬间凝结成霜,发出“滋滋”的声响。

 

那道寒气眨眼间便将整个血塘笼罩,血塘中的血水在这股强大冰寒之力的侵袭下,迅速冻结。

 

原本翻涌不休的血浪,此刻化作一片晶莹剔透却又透着诡异的红色冰原。

 

在阳光的照耀下,冰原闪烁着刺目的光芒,那光芒中夹杂着血色,显得格外阴森恐怖,在诉说着这里曾经发生的血腥过往。

 

郭湘玉站在一旁,目睹这一幕,整个人完全惊呆了。

 

她的双眼瞪得滚圆,眼中满是不可置信与深深的震撼,仿若看到了世间最不可思议的奇迹。

 

她的嘴唇微微颤抖,半晌说不出话来。

 

过了好一会儿,她才结结巴巴地说道:“石……石大侠,这……这等神功,当真是世间罕见。小女子从未见过如此神奇的武功,竟能将这血塘瞬间冰封。大侠之能,实乃天人之姿,令小女子钦佩不已。”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

 

那是激动与震撼交织的表现。

 

石飞扬转过身,看向郭湘玉,脸上露出一抹温和的笑容,说道:“郭姑娘过奖了。此功虽有些许奇妙之处,但在这江湖之中,不过是用以惩恶扬善的手段罢了。这血塘之中,藏污纳垢,罪孽深重,如今将其冰封,也算是为这世间除去一害。”

 

他的话语沉稳而有力,尽显其侠义风范。

 

郭湘玉微微点头,眼中满是崇敬之色,说道:“大侠心怀天下,侠肝义胆,所作所为皆是为了世间正义。能得大侠庇佑,实乃小女子之福分。往后小女子定当紧紧追随大侠,为大侠分忧解难。”

 

她的眼神坚定,话语中透着一股决然。

 

石飞扬微微一笑,说道:“郭姑娘言重了。往后咱们一同行走江湖,相互扶持,定能让这江湖多几分正气,少几分邪恶。”说罢,他再次望向那片被冰封的血塘,眼神中透着一丝欣慰。

 

而后,石飞扬与郭湘玉、谢文、石雄一同飞离血塘。

 

他们身形如电,在山林间穿梭,不一会儿便来到山外。

 

石飞扬伸手探入腰间那只寻常人难以瞧见的鹿皮袋中,轻轻一掏,几匹骏马便出现在众人眼前。

 

这几匹马儿神骏异常,身姿矫健,昂首嘶鸣。郭湘玉见状,不禁瞪大了双眼,眼中满是惊叹与好奇,整个人都看呆了,仿若置身于一场奇幻的梦境之中。

 

她是凡人,瞧不见石飞扬腰间那只神秘的鹿皮袋,只是看见石飞扬的手在腰间摸了一下,便取出几匹骏马,神啊!真神啊!石大侠难道不是凡人,是神仙?会法术?

 

石飞扬走到郭湘玉身旁,脸上带着一抹温柔的笑意。

 

他轻轻抱起郭湘玉,动作轻柔得仿佛生怕弄疼了她,而后将她稳稳地扶上马鞍。

 

接着,他飞身上马,身姿矫健,犹如一道白光。

 

他端坐于马背之上,威风凛凛,大手一挥,高声喊道:“诸位,随我一同前往宁夏!”说罢,便率领众人,扬鞭策马,朝着宁夏方向疾驰而去。

 

马蹄声如雷,在这空旷的原野上回响。

 

时处初冬,广袤的草原仿若被一层阴霾所笼罩,地惨天愁之象尽显。

 

凛冽的寒风如同一头凶猛的野兽,在草原上肆意咆哮,卷动着漫天纷飞的大雪。

 

雪花纷纷扬扬,似鹅毛般洒落,给这片大地披上了一层洁白却又透着寒意的外衣。

 

石飞扬、谢文、石雄、郭湘玉四人,迎着这刺骨寒风与纷飞大雪,策马疾驰。

 

骏马嘶鸣,四蹄扬起的雪花飞溅四散,他们日夜兼程,在这银白的世界中一路前行。

 

几日后,终于跑出了那片辽阔无垠的大草原,来到了一处位于边陲的小镇。

 

这小镇隐匿于山峦环抱之中,恰似一颗被岁月遗忘的明珠。

 

此时,一片厚重的乌云悄然掩住了日光。

 

刹那间,峰岭林壑皆被这阴霾所吞噬,顿现一片昏昧幽暗之色。

 

远处的山峦在乌云的笼罩下,影影绰绰。

 

石飞扬等人抬眼望去,见天色渐晚,暮色如同一块巨大的幕布,缓缓落下。

 

于是,石飞扬轻提缰绳,说道:“诸位,天色将晚,咱们便在此处落脚,入住这小镇上的‘悦来客栈’吧。”众人纷纷点头称是。

 

这小镇虽人口不算众多,却地处边境接壤之地,位置颇为特殊。

 

往来的客商络绎不绝,南来北往,热闹非凡。

 

街道上,不仅有马队哒哒的蹄声,还有驼骆商队那沉稳的脚步声。

 

更不乏来自各国的商队,他们肤色各异,服饰斑斓,带来了不同地域的气息。人群之中,能人异士亦不在少数,或目光如炬,或气质不凡,举手投足间透着江湖中人特有的洒脱与豪迈。

 

郭湘玉生性警觉,她微微靠近石飞扬,压低声音,神色关切地说道:“石大侠,此处人员繁杂,鱼龙混杂,您可得多加小心。”

 

石飞扬闻言,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说道:“郭姑娘但放宽心,我石飞扬生平从未惧过任何邪恶势力。这江湖虽险,可我自当秉持正义,坦然面对。”

 

言罢,他昂首挺胸,跨步进店。

 

店内,掌柜的见有客人进来,连忙笑脸相迎。

 

石飞扬朗声道:“掌柜的,给我们来一桌子好菜。今日这寒天雪地,着实冻人,再给我来一壶好酒,让大伙暖暖身子。”

 

向来滴酒不沾的他,今日也想借这酒劲驱驱寒意。

 

郭湘玉在一旁,果真如她所言,像一名贴心的侍女般,说到做到。

她动作轻柔,先是为石飞扬斟酒,那酒壶在她手中仿若有了生命,酒液如丝般顺滑地流入杯中。接着,她又细心地为石飞扬夹菜,每一道菜都挑拣得恰到好处。

 

还不时地为石飞扬端茶倒水,将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当当。

 

客栈内,烛火摇曳,光晕在众人脸上跳跃。

 

谢文在一旁看着,眼中含笑,那笑容之中满含深意,仿若洞悉了世间诸多秘密。

 

他微微摇头,轻声笑道:“公子,今日有郭姑娘这般贴心照料,旁人瞧了,怕不是要心生嫉妒,恨不得取而代之呐。”

 

为防止石飞扬的真实身份泄露,谢文特意改了称呼,不再以“总舵主”相称,而是恭恭敬敬唤一声“公子”,语气之中,既有着对石飞扬的敬重,又透着老友间的亲昵。

 

石雄也跟着起哄,脸上笑意盎然,时不时地朝石飞扬扮着鬼脸,挤眉弄眼,那模样活像个调皮捣蛋的孩童。他笑嘻嘻地说道:“公子,你可真是好福气呀,能得郭姑娘这般佳人在侧,悉心伺候。”

 

郭湘玉听闻二人这般言语,原本白皙的脸庞瞬间泛起一抹红晕,恰似春日里绽放的桃花,娇艳欲滴。

 

她轻咬下唇,眼神中透着一丝羞涩,又带着几分嗔怪。

 

她微微侧过头,避开众人的目光,轻声嗔骂道:“谢大侠、石兄弟,你们怎可这般打趣我。我不过是略尽绵薄之力,报答石公子的救命之恩罢了。你们这般说笑,倒叫我怪不好意思的。”

 

她的声音轻柔婉转,仿若山间清泉,潺潺流淌,却又带着几分江湖女子特有的率真。

 

石飞扬听了,不禁莞尔一笑,那笑容温暖如春日暖阳。

 

他摆了摆手,说道:“你们这两个家伙,就别再拿郭姑娘寻开心了。郭姑娘心地善良,为人侠义,此番尽心尽力,实乃我等之荣幸。咱们且先吃好喝好,养足精神,往后这江湖之路,险阻重重,还不知有多少艰难困苦在等着咱们。”

 

说罢,他端起酒杯,仰头一饮而尽,感受着那辛辣的酒液顺着喉咙而下,化作一股热流,驱散了些许周身的寒意。

 

此时,客栈外的寒风依旧呼啸,吹得门窗嘎吱作响。

 

店内却暖意融融,烛火摇曳,众人围坐一桌,欢声笑语不断。这一方小小的客栈,在这寒冷的冬夜,仿若成了江湖中一处温暖的港湾,庇护着这些行走江湖的侠义之士。

 

晚饭后,石飞扬按照惯例,也自恃有着数不清的无法估量的财富,挑选了三楼的小阁楼入住。

 

郭湘玉仍然忙前忙后,大有取代小书僮石雄之意,仔细检查小阁楼的安全隐患,又亲自和店小二提水上楼,给石飞扬沐浴更衣,然后拿着石飞扬脏衣服清洗干净,十足的俏丫鬟模样。

 

石飞扬临睡前,嘱咐谢文和石雄,要多多留意郭湘玉的安全。

 

因为谢文和石雄住在郭湘玉的隔壁邻房。

 

是夜,寒风似万箭齐发,呼啸着席卷整个客栈,那尖锐的风声仿佛来自九幽地狱的鬼哭狼嚎,肆意撕扯着夜幕的宁静,预示着一场腥风血雨即将降临。

 

四条人影,仿若从黑暗深渊中悄然爬出的鬼魅,毫无声息地飘落在“悦来客栈”的屋顶之上。

 

他们身形轻如鸿毛,隐没在浓稠如墨的夜色里,与这黑夜融为一体,难以分辨。

 

直至他们立定,借着那微弱如豆的月光,才渐渐显露出四个面容诡谲的中年儒士身影。

 

他们的目光如鹰鹫般锐利且凶狠,透着一股令人胆寒的狠辣与贪婪,在这黯淡的光线下,显得格外阴森恐怖。四人分别身着青白灰黑四色儒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