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孙权既知,便由他(第2页)
袁绮绮所言句句属实。
诚然,袁绮绮内心实望弟袁耀为一文官,虽江东用人之际,统兵征战或于武官而言更具前程,然若求长治久安,不如为文臣,先默默积累学识才干,再谋家族门楣之光大。
然即便袁绮绮坦诚相告小弟袁耀之能力水准,孙权心意已决,此番出征,定携小舅子同行,令其历练成长。
思及往昔,孙权年方十六七岁时,便随长兄孙策驰骋疆场,攻城掠地,虽论征战之功逊于孙策,然其一对一、一对多之硬仗本领亦由此练就。
孙家儿郎个个彪悍,孙权亦盼袁绮绮之弟颇具男子气概。
待孙权赴文德殿处理政务,袁绮绮忆起昨夜孙权提及镇江老辕着新书之事,心下豁然,料想孙权恐已有所察觉。
然转念思忖,孙权知晓亦不足为奇。孙权自有一套情报体系,江东诸郡巨细之事,乃至曹操、荆州、益州等地情形,恐皆在其掌握。若孙权对诸般消息茫然无知,仿若竖着耳朵的聋子、睁着眼睛的瞎子,江东之地亦难稳坐,诸事难顺遂。
孙权既知,便由他去吧。
然孙权昨夜言,老辕将着《我与夫君初相识》,以此故事可杀入北方,风靡全国。
袁绮绮却不以为然。
《我与夫君初相识》此故事,乍闻似为情窦初开之美好篇章,略显浅薄。
若欲风靡全国,拓展袁绮绮之小说事业版图,须得构思一曲折回肠、凄美绝伦之爱情故事,令读者为之倾倒,涕泪纵横。
袁绮绮思忖,莫若撰写《洛神记》,述甄宓与曹丕之事。自袁绍为曹操所败,邺城沦陷,袁绍之妻刘氏献儿媳甄宓以求自保始,至甄宓被迫改嫁曹丕,继而操持家务、侍奉公婆、诞育子嗣,然终因曹丕变心,兼之甄宓与曹植绯闻传闻,又有曹丕新欢郭女王从中拨弄是非,致使曹丕赐死甄宓,以发覆面,以糠塞口,更为可怖者,竟欲除甄宓于世间唯一之子。可怜那孩儿,趁父子同猎之机,跪于父侧泣道:“父亲,儿不忍杀此小熊,因儿已杀其母……”
对,即为此故事。
此乃多少人心中之憾事?
众多善良读者,皆盼洛神得遇佳缘,有一美满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