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俗称两面三刀(第2页)

 在大庭广众之下,孙权不多问只给眼神:“夫人所来,究竟为何?”

 袁绮绮微微一笑眼神回之:“看看而已。” 示意孙权继续,不必在意她。

 孙权转而望向诸葛亮。那一瞬间,孙权也得再次惊叹于诸葛亮的风采、气度以及胆识。孙权豁然明了:“绮儿突然来此,莫不是怕我动怒杀了此人?”

 孙权怎会轻易动怒杀人?两军交战,尚且不斩来使,更何况荆州一方是来谈合作的。孙权心想,这一回,怕是爱妻小瞧他了。

 不怪她。或许是临行前母亲曾对爱妻有所交代。母亲当年常常告诫大哥和他,待人接物要沉稳:“切不可一言不合就动怒杀人!”当年道士于吉在江东蛊惑人心、妖言惑众,大哥孙策欲将其斩杀,母亲多次劝阻:“不过是一个道士罢了,何必与他计较?” 为了杀这样的人脏了自己手,实在不值得。

 孙权如今自然明白这些道理,可当年大哥年轻气盛,恼怒之下,还是将于吉斩了,在江东掀起一阵风波,成为某些人攻击孙氏之话柄。

 即便今日在此,诸葛亮就算出言不逊,甚至辱骂自己,孙权也绝不会做出有损形象之事。“既然绮儿想看,那就让她看!让她瞧瞧夫君这心胸气度和处事能力。”

 袁绮绮可不知孙权心中这般弯弯绕绕,她目光全程都落在正中央诸葛先生身上,眼珠子都快捡不起来。“那些画像的真是猪狗一般蠢货。连诗圣杜子美也敬仰如斯的偶像,以一介布衣平民身份,不带一兵一卒,只身闯入这龙潭虎穴,堪称外交界的楷模。帅成这样一个人物,被画师画得!”袁绮绮想起某祠像以及后人将君臣共祀于一祠。

 “诸葛先生,你此生立志追随刘备,即便他去世后,也为其支撑蜀汉数十年,教养其子,辅佐后主,治理蜀汉,平定西南叛乱,真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千古第一人。如此坚定意志和高尚品行,实在可叹。只可惜时代如此!明白,诸葛先生你此来有自己的立场和阵营,必定会倾尽一切为刘备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