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谁来劝孙权退兵

冷静下来的曹操,所做的不仅仅是休思反省。但当他想起远在江东的小袁姑娘,心中泛起特别的情绪,类似于温柔的父辈情感。

 曹操不再恶语相向,而是认真研读起小袁姑娘那些着作。他读了《宝典》,又读《欲罢不能》,还有《霸道小姐》,以及那本《阿母》。

 每读一本,小袁姑娘的模样便在曹操脑海中愈发清晰。

 “本是富贵窝里的千金小姐!” 曹操感慨。

 小袁姑娘因父亲袁术的缘故,受尽牵连,母亲的区别对待,加上家境衰败,那些年孤苦伶仃,无依无靠。

 这些苦难,其实大部分拜曹操所赐。

 “这丫头,着实过了些苦日子!”

 好在孙权对小袁姑娘宠爱有加,曹操必须肯定孙权此举实在乃大丈夫所为。

 “幸好!终得如意郎君,也算没蹉跎了丫头这一生。”

 曹操虽然肯定孙权这个夫君当得好,却也没忘孙权此刻正紧咬合肥不放。

 只是,曹操刚经历赤壁大败,曹军士气低落,亟待休养生息。

 西北的马腾、韩遂已嗅到血腥味,摩拳擦掌,似要从西北扑来,咬下他一块臂膀。曹操实在抽不出太多兵力支援合肥。

 “我军刚在赤壁被战火吓破了胆,而孙权的大军却士气正盛,跃跃欲试。”

 曹操反复思量,深知再对孙权切不可莽撞,不能再倚仗过往经验,更不能自恃 “挟天子以令诸侯” 便能让四方臣服。

 曹操告诫自己,绝不能小看孙权。

 思索良久,曹操心生一计:“孙小子不听我劝,不把他老曹叔放在眼里,可总得听他那些老臣的话吧!”

 曹操相信孙权就算执掌江东,也并非肆意妄为。

 孙权必定有所忌惮,诸如张昭、张纮等老资历的话,他不能想不听就不听。

 但曹操与张昭并无私交,听闻此人脾气暴躁,对孙权管束极严,而孙权也甘愿受其管教。

 因为张昭曾主张孙权暂时归顺或是向曹操示好,又经赤壁之战,孙权在开战前整顿江东内部思想,拔剑砍案,震慑众人,那些亲近曹操、欲与曹操交好的下属被吓得胆战心惊。如今孙权对张昭的话,未必还会言听计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