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若是孙策当年不死(第2页)

 他们夫妻二人如此行事,是否妥当?

 但孙权心中,自有他的一番盘算。

 若张纮未曾及时赶来劝阻,孙权或许仍深陷冲动之中,一心想着趁眼下势头正盛,让江陵和合肥两路并进,突破进入中原的缺口,进而威胁曹操。

 在围困合肥城的这段日子里,孙权时常凝视地图,脑海中不断梳理着这泱泱华夏九州大地之上,各方势力的纷争态势。

 大漠蒙古有乌桓,辽东以北是高句丽,西凉有马腾和韩遂,益州由刘璋占据,交州则有士燮。而在中原腹地,他孙权、刘备与曹操正争得如火如荼。

 经过赤壁一战,孙权的视野比之前大为开阔。

 往昔,他的目光多聚焦于江东六郡,忙于镇抚山越、发展民生、平定宗室内乱与李术叛乱等事务,眼中只有小小长江以东与水润江南。

 而如今,孙权看到了这广阔大地上,有九省通衢的荆州,偏远却土地广袤的岭南交州,富饶的天府之国成都,以及河套走廊、西凉一带。

 所谓群雄逐鹿中原,不过是争夺洛阳、河南、淮南一带,众人的眼光仅仅局限于那一片平阔之地。

 “其实,让这国家一统之时机,或许早在黄巾起义,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时候,便已错失。”

 这是孙权的一种思考。

 当时汉室衰微,国家机构腐败,宦官专权,民不聊生。前有张角带农民起义,后有各路诸侯纷纷割据。

 若能像当年刘邦趁秦末农民起义之时,迅速将这分崩离析的帝国重新凝聚在一起,众多良臣猛将即便起初各为其主,最终也能汇聚在刘邦麾下,完成统一大业。

 可如今的局势已然不同!

 曹操自当年将皇帝从洛阳接到许都,已苦心经营二十余年,根基稳固。

 孙权从父亲孙坚起兵,到大哥孙策奠定江东基业,再到如今自己掌权,举贤任能,众人齐心,保江东安稳,江东基业也已在众人手中奠定。

 至于刘备后续将如何发展,孙权暂且不得而知。

 孙权心生遗憾:“若是大哥当年不死……”

 以大哥孙策之勇猛,孙家众位兄弟,如孙辅、孙暠、他孙权以及三弟孙翊,还有宗室孙瑜、孙河等,那时皆一心为大哥孙策助力,再加上张昭、张纮、周瑜、秦松等人的辅佐,聚集江东之英才虎臣,彼时曹操尚未如今这般强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