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华佗留在江东践行正义之举(第2页)
在曹操身边,很多人敢怒不敢言,那些反对曹操、不被他喜欢的人,都被无情杀害,那样的环境着实可怕。
“曹操占据中原这一政治与经济中心,地理条件优越。然而,因近几十年战乱不断,大量人口为避战乱纷纷南迁。许多家族南渡长江,来到孙权治理的江东六郡。江东六郡虽不及淮南、青州、兖州、徐州等地富庶发达,夏季还常因雨水繁多引发水灾,但孙权积极鼓励开垦农耕,将富人手中资源向平民百姓倾斜,这对大多数人来说,无疑是件好事。”
华佗虽不为官从政,却怀着悲悯苍生的医者情怀。他肯定孙权的努力,反对曹操的霸道,认为自己留在江东,是在践行正义之事。
孙权反复思量后,最终同意将南郡部分地区借给刘备管理,让刘备去安顿百姓。同时,派鲁肃接替周瑜驻守江陵。等刘备在京口再停留些时日,孙权帮他选出一位夫人后,刘备便可带着江东与孙权合作的诚意返回荆州,负责在荆州抵抗曹操。
孙权还决定在近两年将治所迁至秣陵,这一决策极具战略意义。
赤壁之战曹操大败后,周瑜奋力拿下江陵这一战略要地,迫使曹操放弃从荆州南下的计划,转而以扬州为主攻方向,经寿春、合肥至巢湖,再沿濡须水南入长江。即便曹操从荆州进攻,也有刘备抵挡。因此,孙权打算积极营建石头城,将治所选在秣陵,旨在抵御曹操,伺机北上。
孙权将这一想法告知袁绮绮:“绮儿,我反复斟酌,迁治所并非为了享受折腾,而是为抵抗曹操南下,不得不做出的决定。为避免劳民伤财,不能大力修建宫殿房屋,但秣陵城的城防必须修缮。我宁可自己节省开支,也要将资源用在军事防御上。只是不知你愿不愿意随我搬去秣陵?”
孙权想到北固山景色优美、建筑精美,若搬去秣陵,一切从简,怕委屈了袁绮绮。
没想到袁绮绮全力支持:“很好啊。你和大臣们商议的决定,必定不会错。局势不同,自然要有不同的应对之策。北固山再好,也不能一成不变。况且,我还有什么要求呢?我早就说过,你在哪里,我就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