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孙权需要培养出下一个帅才(第3页)

 孙权曾指导吕蒙读书,因为吕蒙虽勇猛聪慧,但因年少家贫,读书不多。孙权也用心培养过袁耀,若不是孙权当年有意为袁耀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袁耀又怎会有机会成为孙权的妹夫? 

 孙小妹还有一句话说到了点子上:“一座城池、一个国家,不是一日建成的;像周瑜这样的帅才,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得先选好苗子呀。” 

 孙权一首在考察蒋钦、袁耀、徐盛、陈武、董袭,当然,现在还包括他的妹妹,在这些人当中,究竟谁具备成为未来帅才的潜质呢? 

 究竟哪个人既具备帅才的本事,又能对孙权忠心耿耿,为孙家竭尽全力呢?孙权所处位置特殊,层次更高,他要考虑的远不止打赢眼前这一仗。 

 此前张纮曾向孙权进言,孙权身为领导者、主公,攻城掠地、冲锋陷阵之事,理应交由麾下偏将军去做,孙权只需坐镇指

挥大局。然而此次,来犯之敌乃是曹操,且曹操亲自领兵,如此情形下,孙权不得不亲自率军抵抗。但长此以往绝非良策,孙权心中早有思量。 

 蒋钦、董袭、陈武,包括徐盛等人,他们作战勇猛,对孙权也忠心耿耿。可他们出身低微,出身限制了他们的眼界,也影响他们掌控大局时的沉稳与周全。 

 那袁耀这个年轻人又如何呢?袁耀出身名门,父亲袁术和伯父袁绍皆在西世三公的名门望族中成长,当年还曾率领十八路诸侯抗击董卓,行大义之举。这些年袁耀来到江东,从底层做起,为人低调谦逊、积极上进,既有世家公子的修养,又因历经艰难险阻,拥有坚韧不拔的意志。 

 如今,袁耀与孙权有着双重关系,既是孙权夫人的弟弟,也是孙权最疼爱的妹妹的夫君。在这双重关系的加持下,袁耀似乎是个不错的人选。 

 可袁耀会不会太过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