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三国:成为孙权的心尖宠黛绿不是妃子笑
第254章 诸葛亮敬重孙权的胸怀和谋略
此刻,诸葛亮坐在石头上,静静地回顾过往,思索当下,心中思绪万千。
在孙权和刘备之间,诸葛亮早早便做出了选择。甚至在见到孙权本人之前,见到刘备之前,诸葛亮就已决定以刘备为主公。
他的志向,是成为刘备团队中的管仲和乐毅,成为独一无二的相才。
但随着与江东、与孙权交往渐多,了解日益加深,诸葛亮不得不承认,孙权和江东集团与他之前所认知的,存在诸多不同。最让诸葛亮触动的,便是孙权本人。
这孙权治理江东的政策制度,以身作则的行事风格,以及对待家室的态度,都让诸葛亮内心充满敬重。尤其是经历赤壁之战后。
当年,谁也无法确定周瑜率领的孙刘联军,能否在赤壁抵挡住曹操的大军。诸葛亮甚至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或是历经多年血战,或是且战且退,又或是宁死不降。即便被曹操生擒,他也绝不投降;若能以身殉城,也不失为男儿的壮烈归宿。
然而,赤壁一战孙刘联军大获全胜。表面上看,孙权并未亲自参与与曹操的正面交锋,但深知内情的人都明白,周瑜是在前线冲锋陷阵的将领中流砥柱一般力挽狂澜,但此次对决真正的主心骨,是孙权。
“是孙权这些年在江东的励精图治、稳扎稳打,为江东军队积蓄了足够的力量,才奠定了赤壁之战胜利的基础,促成了天下三分的局面。”
至此,诸葛亮彻底看清了孙权的实力与能耐。在最近的交锋中,也深切感受到了孙权的宽广胸怀。
平心而论,刘备在荆州的经营,更多的是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刘备以仁义对待百姓,尊重文人武将,可在这个乱世,军队的实力才是关键。
孙权的父兄皆是在马背上打下江山。孙权本可用父兄的方式,将周瑜打下的南郡视为江东领地,凭什么要借给刘备落脚?
诸葛亮相信,在江东集团内部,孙权身边定然有不少人多次建议收回南郡,或是根本不同意借给刘备。甚至在去年刘备出使江东时,孙权想必也接到过将刘备软禁在江东的计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