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妖傲骨铁心

第五十八章 大孝之人




                赵安专门来找老吴可不是拿人开涮的,更不是过来讨教什么经典的,而是真心想帮对方去京里做官。



    因为他想做天使投资人。



    先前饭馆掌柜说的一件事让他上了心。



    就是这吴老头想在吏部谋个实缺肯定不可能了,但老头却能到国子监教书。



    这个安排其实是清廷对进士出身的候补官员的特殊“关照”。



    没办法,官太多,补不过来,尤其每年还有大捐、小捐要往外发售,排队等着候补上任的官员能从吏部大门排到永定门去。



    进士出身的正途候补官员又不能和异途杂捐出身的同等对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清廷就规定进士如果愿意投身教育行业,那么就不需要候补期,只要向吏部申请就能随时外放教职。



    有品级,有俸禄,就是没实权。



    外放的主要单位便是国子监。



    很少有外放到府学的,毕竟进士嘛,怎么也不可能跟举人一个待遇。



    除非本人特别提出。



    国子监是什么?



    帝国的最高学府。



    去这地方教书等于大学教授。



    只是选择了教职,仕途发展就有限了,教书的再怎么样也不能跟实缺官比的。



    因此大部分选择去国子监教书的都是上了年纪实在等不起的老进士,四十岁以下的绝不会走这条路。



    国子监的主要负责官员却有很大机率调到翰林院任侍读学士,表现好的话有望成为内阁学士,再进一步就是六部堂官乃至军机大臣了。



    赵安本人是不可能到国子监任职的,因为他文化水平太有限,纵是他才腹八斗,一个例监出身也限死了他。



    但他不能去,老吴头能去啊!



    只要替对方在吏部交二百两“报名费”就能立即去国子监上班。



    当然,赵安不是白帮老吴头的,他有自己的小九九。



    乾隆都八十岁了,没记错的话老小子说当皇帝不能超过他爷爷康熙,今年又是乾隆五十五年,也就是说老小子还能再干五年皇帝,届时就得让位给嘉庆当太上皇了。



    五年之后,大清朝就要有两个太阳了!



    天无二日可不是说说的。



    是捧老太阳的臭脚,还是抱新太阳的大腿,想来聪明人都知道怎么做。



    现在,赵安必须把老吴头劝回京先当个大学教授。



    因为,这是计划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