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眼小神医相思如风

第五百十五章 稳住,别慌(第2页)

 商郡君为了不令雨淋湿主殿前院子内的香炉,把一件伞形法宝撑开放在了香炉上方遮雨。

 宁城一带中元节还有放河灯的习俗,中元节这一天,城里城外的河流漂满了灯,从高处看,河如一条闪闪发光的银龙。

 过了中元节,城里城外的人更忙。

 郡守府也忙了起来,大批大批的百姓们或驾着马车,或拖着板车,或背着背篓子,或挑着筐子,或扛着袋子,或牵着羊,或拎着花禽到了府前的广场。

 百姓们把马车板车留在了广场上,挑的挑,扛的扛,背的背,牵的牵,拎的拎,搬着自己的物品进了郡守府。

 商郡君和众官吏接待了来访的众百姓,费尽口舌劝百姓将东西带回去,郡守府不收礼。

 百姓们眼睛一瞪,嚷嚷开了:“不是送郡守府的,这是送仙子吃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主薄抹着汗,好言相劝:“父老们,仙子是修行人,不像咱们一样必须吃一日三餐,仙子鲜少进食的。”

 “知道知道。”

 百姓们嘴里应了,又嚷开了:“仙子吃不吃是另一回事,我们送的是我们的心意。”

 “仙子圣德无双,为我们宁郡主持公道,我们感念于心送点东西以尽心意,差爷就别推三阻四地拦着了。”

 “就是就是,我们送的东西都是自家种的,又不是什么稀罕物,算不得赂贿。”

 “这米是我家新打下来的,今年大年收,请仙子尝尝新米。”

 “这是我家新收的豆,磨豆腐最是合适。”

 “我家养的翅禽下的蛋,都是新鲜的。”

 “我家没啥好东西,这是今早才摘下来的时蔬和金瓜。”

 百姓们嘴里絮絮叨叨地说着,将背篓子篮子筐子袋子等放下,也不与官吏们推让拉扯了,赶紧走人。

 商郡君和众官吏:“……”

 百姓们放下东西就走了,他们想拦也拦不住,想派人送回去吧,那么多人,一时也记不住,也分不清哪样东西是哪家的。

 众人无法,只好在西院清理出一座院子,将百姓送的东西搬过去存放,羊或家禽啊也关在一个庭院里养起来。

 这还没完,打中元节后的第一天有百姓送礼,接着天天都有百姓光临郡守府,他们没进主殿,将东西放在一进院就走。

 郡守府里的官吏们和衙役们只好轮班负责搬运东西,造册登记,时蔬与粮食第一时间收进储物器存放。

 为此,商氏一位大乘干脆守在了外院,专门帮忙收取时蔬、粮食或禽蛋。

 仅三四天的功夫,羊积攒了五百多只,家禽超过了三千,料草等都快不够。

 商君郡没办法,踟蹰半天,硬着头皮到主殿禀报仙子。

 “百姓的一片真心,不能辜负了,你们替本仙子收着礼物,本仙子每日为百姓增诵一篇祈福经,愿皇天厚土神树庇护宁郡百姓喜乐平安。”

 乐韵知道百姓送礼的事,坦然接受了,拿了二十件储物器交给商郡君,转交商氏大乘将礼物分门别类地收进储物袋。

 “仙子仁善为怀,怜悯众生,从而得宁城百姓们虔诚敬仰,仙子为宁郡祈福是百姓之大幸,商浚代全郡百姓谢仙子大恩。”

 商郡君接了储物器,代百姓们在殿外恭恭敬敬地行了叩首礼,起身后退着下了台阶,赶忙将储物袋送去交给家族大乘长老。

 有了能装活物的储物器,难题迎刃而解,商氏大乘将活兽也收进了储物器中,再把之前收着的物品也转进仙子的储物器存放。

 有了储物器,官吏和衙役们也不用轮流搬东西,只需在前院代收礼物,造册登记,人也清闲了下来。

 乐韵说话算话,每天早上除了念诵驱邪除晦的经文,也增念了一篇祈福经,为宁郡的百姓祈福。

 她寸步不离的在正殿呆了九天,也画了九天的符。

 前九天也是最重要的九天,从第十天开始,除了每天清晨必有的诵经,其他时间便自由多了,只需每天在正殿呆够一定量的时间,人也可以离开正殿。

 小萝莉没外出晃荡,仍呆在正殿画符,直到第十五天才给宣少传讯,跟他说了炼丹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