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 第 105 章(第3页)

 




    与老医官相处了几日,她对于宫里医官不擅长治女病这疑惑得到了解答。
 




    前朝宫里的确有不少擅长治疗女病的老医官,但这些医官要么辞官远离京城,隐居于某个山林间,要么便在前朝皇帝老儿自焚前便给砍了头,前朝皇帝老儿知道自己的皇位做到了头,在自焚前杀了不少的大臣和太医官,主打一个我不好了,你也别想好的思想。
 




    所以,现在宫里的老医官大多是陈大将军兵营里的军医,其他的便是陈朝建朝后广发招募贴,民间大夫应招而入,这些人或许擅长女病,但更多的使用偏方且良莠不齐。早些年出现过宫女诊治而亡的事故后,宫里的医官大多缩起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不过许老医官不属于这一类,他是军医出身,是皇帝的亲信,这次被安排跟着殷贵人和小皇子回云洲,也是让他多照顾贵妃母子。
 




    自他们在东侧院坐诊,殷府一直弥漫着中药味,毫不夸张的说,就连鸟儿从殷家上空飞过,都得熏出一身中药味来。但效果也是十分明显,许多仆妇直言感受到身体有所好转,殷余兰和殷予也增加了不少信心。
 




    殷予更是积极的让府里的仆妇们前来看诊,他私心以为怪医与上一世缺的是实践,来多一些的人看诊给她累积经验,怪医肯定能在年轻时也达到上一世的水平。
 




    殷府上空弥漫着的中药味随着风也吹到了这一片的其他府宅,有那关上门关心的,一询问才知殷府来了位擅长疗女病的女医,便上了心。家里有看病需求的人家,递帖子求到了府里来,殷老爷在询问曹茵后,让管家说清楚这位医女暂未考取云洲的从医证,若是他们不介意,都可以过来。
 




    曹茵既然想要走这条路,自是清楚练手多么重要,对于这些愿意来看诊的很用心,加上有许老医官一起,这半月余治好了不少前来求诊的人。
 




    当然,在此期间,殷余兰的天葵也来了,经期第四日开始服用曹茵开的汤药,连续服用三剂后,往日会延期到十日的葵水在第六日完全干净。
 




    殷余兰见症状有所改善,也有了信心,更积极的配合治疗,曹茵在原药方的基础上去除止血的药材,又添加了几味温阳补阴血的药材,连喝七剂,但具体药效要看下一次天葵来临时的情况再来判断。
 




    考虑到治疗尚未结束,曹茵给顾安那去了信件说明了情况,也将殷予说的等云洲事情忙完会安排人手送她去肃州的事情都说了,也算是安顾安的心。
 




    而原本以为很快便能参与的从医证考试,反倒是要等那边再行通知,按陈朝律令,无从医证的医者也可以看诊,但无法在官府登记申请开医馆,所以曹茵对获得从医证之事并没有那么着急。
 




    但黄会长明显是推诿的话语,曹茵不在意,但殷予却记上了心,随着曹茵治愈的患者越来越多,云洲城殷府里有位擅长治疗女病但无从医证的曹娘子之事在云城已传遍。
 




    等到黄会长听到消息后,打听到最开始是从殷府传出时,惊出一身冷汗。
 




    其实曹娘子拜访之前他早就从祝家嘴里听说过她,毕竟当初大娘子患病,祝家求到了他这里,但他并没有治好。但大娘子的病却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娘子给治好了,等曹娘子持老东家的拜帖前来时,他起了刁难的心思。
 




    他以为这位小娘子没靠山,年纪又小,就算他卡着她一些,别人也都不知道,但没成想这小娘子人小动静大,更是没想到他竟然住在殷家。
 




    冷汗淋淋的黄会长自知理亏,只能求到了祝家。
 




    祝老爷能从武义县直接做生意做到府城来,本就不是个笨人,虽然看不上黄会长这一幅作态,却还是答应下来,毕竟不管黄会长如何,从医证对曹娘子来说很重要。
 




    这一日,曹茵收到祝芙娘的帖子,不禁懊恼,这段时日太忙了,只请府里的人送信过去没亲自去一趟,是不是有些失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