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笔安长暮
23. 夜话
从西林回来,医官已经在待命,简单处理完伤口,几人便被带到李岳川的营帐,皇上贴身的郑内侍被打发在门外看门,帐内点着静心的佛香,李岳川阴沉沉地坐在正座,太子在旁侧垂首站着,他虽站得乖巧,神色却并未被李岳川的情绪影响,反而很轻松。
李婉的性情一向暴戾,方才谢平带她逃命时只能将她打晕带回,此刻还在睡着,故而,此时帐中只有这父子二人。
进了帐,几人跪成一片,李岳川看了看贤王的肩膀,触目惊心的伤口上只随便缠了块布,目光闪了闪,抬手道:“别跪着了,都起来吧。”
语毕,宋疏遥,谢字卿,谢平和贤王都起了身。
李岳川一扫众人,神态很疲惫,声音却不怒自威:“谢字卿,宋疏遥,谢平护驾有功,除金银外,还有重赏,待朕想好再拟旨。”
几人齐声道:“叩谢陛下圣恩。”
“庭儿,”李岳川抬了抬眼皮,虚虚地看向贤王,那一刻,神情复杂,猜忌,犹疑,动容,疼爱,变化了几许,才接着道,“短短两月,你两次遇险,上次是前朝余孽,朕无处寻得,这次本该给你个交代,可刺客尽数身亡,又辨不出身份。”
说罢,他叹了口气。
贤王本是春风满面,闻言眉心一沉,他思索片刻,立即明白了李岳川这番话的用意:其一,李岳川知道上次刺杀事件是他自说自话,此刻借机敲打他;其二,李岳川也知道这次刺杀究竟是谁干的,可他不想往下查。
想通这些,贤王似有若无地瞥了旁边云淡风轻的太子一眼,脸上浮起一个笑意,正色道:“父皇忧国忧民,这等小事本就不该让您烦忧,有字卿等好友相护,儿臣并无大碍,眼下大渊正有战事,岂能为追查刺客源头劳民伤财,依儿臣所见,那些刺客应是流寇无疑,否则怎会怕被认出身份自毁容貌,想必是不敢见人。”
太子暗暗冷哼一声,抬起头是却又是一副痛心疾首的表情,怔忪地看着贤王的伤口。
贤王笑容可掬,继续道:“刺客的尸体已经清点完毕,共有流寇六十人,儿臣请求烧毁这些尸身,以儆效尤,震慑还未敢下手的宵小之辈,敢在圣上头上动土,必是这等挫骨扬灰的下场。”
烧掉尸体就是让李岳川放心,表明自己的立场,这事他不追究。
果然,此话一出李岳川的脸色轻松些许,显出点欣慰来,他轻咳两声,太子立刻上前轻拍他的后背,李岳川的余光睨了太子一眼,对贤王道:“庭儿,你受苦了,朕定会好好补偿你。”
安抚好贤王,李岳川又沉声道:“太子。”
李恒上前一步:“儿臣在。”
“这场宫宴是你一手操办的,你皇兄却在西林出了事,可见你治下不严,糊涂办事,该当何罪?”
李恒作涕泗横流状跪倒在地:“父皇,千错万错都是儿臣的错,父皇千万保重龙体啊,”他又看向贤王,“皇兄,是臣弟疏忽失职,酿成大错,臣弟自请幽闭东宫,只待皇兄解气。”
他哭得像模像样,可宋疏遥分明捕捉到了他眼底的一丝洋洋得意。
她皱了皱眉,李家的这几个人,除了礼王,好像都不怎么正常。
贤王见太子开始表忠心,也不甘示弱,跪倒在地:“太子殿下何出此言,为兄惭愧。”
李婉的性情一向暴戾,方才谢平带她逃命时只能将她打晕带回,此刻还在睡着,故而,此时帐中只有这父子二人。
进了帐,几人跪成一片,李岳川看了看贤王的肩膀,触目惊心的伤口上只随便缠了块布,目光闪了闪,抬手道:“别跪着了,都起来吧。”
语毕,宋疏遥,谢字卿,谢平和贤王都起了身。
李岳川一扫众人,神态很疲惫,声音却不怒自威:“谢字卿,宋疏遥,谢平护驾有功,除金银外,还有重赏,待朕想好再拟旨。”
几人齐声道:“叩谢陛下圣恩。”
“庭儿,”李岳川抬了抬眼皮,虚虚地看向贤王,那一刻,神情复杂,猜忌,犹疑,动容,疼爱,变化了几许,才接着道,“短短两月,你两次遇险,上次是前朝余孽,朕无处寻得,这次本该给你个交代,可刺客尽数身亡,又辨不出身份。”
说罢,他叹了口气。
贤王本是春风满面,闻言眉心一沉,他思索片刻,立即明白了李岳川这番话的用意:其一,李岳川知道上次刺杀事件是他自说自话,此刻借机敲打他;其二,李岳川也知道这次刺杀究竟是谁干的,可他不想往下查。
想通这些,贤王似有若无地瞥了旁边云淡风轻的太子一眼,脸上浮起一个笑意,正色道:“父皇忧国忧民,这等小事本就不该让您烦忧,有字卿等好友相护,儿臣并无大碍,眼下大渊正有战事,岂能为追查刺客源头劳民伤财,依儿臣所见,那些刺客应是流寇无疑,否则怎会怕被认出身份自毁容貌,想必是不敢见人。”
太子暗暗冷哼一声,抬起头是却又是一副痛心疾首的表情,怔忪地看着贤王的伤口。
贤王笑容可掬,继续道:“刺客的尸体已经清点完毕,共有流寇六十人,儿臣请求烧毁这些尸身,以儆效尤,震慑还未敢下手的宵小之辈,敢在圣上头上动土,必是这等挫骨扬灰的下场。”
烧掉尸体就是让李岳川放心,表明自己的立场,这事他不追究。
果然,此话一出李岳川的脸色轻松些许,显出点欣慰来,他轻咳两声,太子立刻上前轻拍他的后背,李岳川的余光睨了太子一眼,对贤王道:“庭儿,你受苦了,朕定会好好补偿你。”
安抚好贤王,李岳川又沉声道:“太子。”
李恒上前一步:“儿臣在。”
“这场宫宴是你一手操办的,你皇兄却在西林出了事,可见你治下不严,糊涂办事,该当何罪?”
李恒作涕泗横流状跪倒在地:“父皇,千错万错都是儿臣的错,父皇千万保重龙体啊,”他又看向贤王,“皇兄,是臣弟疏忽失职,酿成大错,臣弟自请幽闭东宫,只待皇兄解气。”
他哭得像模像样,可宋疏遥分明捕捉到了他眼底的一丝洋洋得意。
她皱了皱眉,李家的这几个人,除了礼王,好像都不怎么正常。
贤王见太子开始表忠心,也不甘示弱,跪倒在地:“太子殿下何出此言,为兄惭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