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可能的雪崩(第2页)

 但他要硬扛。

 研发部永远要扛到底。

 这是给商业线的姿态。

 什么时候松了这个口,商业线的评价就会变化:

 “我们公司研发真不行了,再也没有创业早期这么多牛人……”

 “不止没有牛人,都是一群按点打卡上下班的码农,没有拼劲……”

 这种评价,也还是次要的。

 爱怎么评怎么评!

 真正重要的是,有许多资深员工,因为不满公司文化的转变,选择了离职。

 近在眼前,超融合的郭超就是代表。

 连补偿都不要了,只想走。

 还有这1、2年来流失的人才,也是因为公司没给到位,不重视研发,认为研发不挣钱,不该牛气哄哄。

 商业线的诉求,他们凭什么不满足?

 项目需要人去临时支持,他们凭什么可以不去?

 江耀辉跟现有核心研发聊过,他们或多或少都有想法。

 有的人明确表态:如果商业线还这么颐指气使,老板还这么对研发,他们也不想留了,爱咋咋地。

 这才是需要担心的。

 节后的裁员,可能是最后一根稻草。

 可能会导致雪崩!

 人走了,产品如何发展?

 人走了,项目如何维护?

 核心走了,腾云还是那个腾云么?

 会上,江耀辉没再坚持。

 在高层里,他已经是绝对劣势,坚持也没啥用。

 出了会议室,望向陆景琛和他的存储团队,摇摇头:“砍就砍吧,存储团队能力也到头了,做不动。”

 这个消息,他不打算跟陆景琛提前透露,节后再说。

 现在他只考虑一件事——

 王霁的安排。

 裁掉超融合,王霁是要保的。

 “这次夏汽的事故,他表现很好,如果不是他上门找郭超,连故障原因都无法定位,就不只是100万的损失了。”

 “才用了短短2天时间就搞定,这种人才,是腾云急缺的!”

 “就算超融合裁掉了,也得给他找个合适的岗位……”

 “只是,做什么呢?”

 “待在云产品基础架构组么?”

 “太可惜了……”

 “其他人资历太深,他不可能一下子冒头,要白白熬上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