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喜提新昵称(第2页)

 彭天择神秘一笑:“到时再说。”

 回到工位,胡嘉怡仍不敢相信,大眼睛转啊转:“老大,你说的是真的?那可是150个bug啊!”

 做过研发的,都懂这有多难。

 难的不是代码,是两件事——

 一是定位。

 二是最优方案。

 故障池只描述bug现象,具体原因还得定位,有时得花个一两周。

 甚至于,始终没法定位,只能继续挂在故障池里。

 否则怎会累积150个?

 光定位150个问题,一个月都打不住!

 更何况还得考虑最优方案。

 如果仅为了解决问题,有时仅需加个条件、新增分支就行,但那是最不负责任方案,根本不算真的解决。

 代码原本的设计和逻辑,被这种代码改得面目全非。

 久而久之,成了屎山。

 想找到最优方案,得对原设计有充分了解,非常考验功力。

 有时还得对大模块做重构,没有相当把握,通常只能workaround。

 这个道理,胡嘉怡还是略懂的。

 她知道王霁很神,但毕竟只有一个人,怎么可能半个月解决150个bug?

 简直不可思议!

 比半个月搞定150个小姐姐,还不可思议!

 “不做怎么知道不行?”王霁的回答轻描淡写。

 岔开了话题:

 “咱们去找销售聊聊,渠道这条腿算是断了,看销售怎么说!”

 江耀辉企微上对他说,已经跟销售打了招呼,销售都表示超融合值得卖,二季度机会合适就会去推。

 官方标准回复。

 王霁门清得很,销售这种承诺,听听就好。

 当着老板,别说随口做个承诺,随口亲老板都行。

 王霁带着胡嘉怡,去找两位销售大咖——

 黄瀚飞、齐越岭。

 两人对胡嘉怡的想法很赞赏:“你说得没错,现在公司压我们业绩非常狠,不靠渠道,超融合真不好卖。”

 这一点不难理解,因为超融合项目通常规模很小。

 最小的,2、3个节点就上。

 算起来就是2、3万毛利。

 对销售来说,走完一个成单流程,接触客户、铺关系、摸清商机虚实、出方案交流、做poC、参与招投标,该花的时间都得花出去,就为了那区区2、3万……

 不值当的。

 按公司今年新规定,销售按级别定保底业绩,最少150万。

 黄瀚飞、齐越岭虽然是管理者,一样也有业绩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