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那云模式

第232章 那云模式

 老人说道:“我们那云和那山是兄弟,自古以来都是。在建国没有多久,许多水利工程,那山人都过来帮忙。”

 “可是现在多少年没有真正来往了?好多年了。哪怕是在外面遇到,还是讲普通话,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

 “两个县的口音有一点点区别,但是不大,听个一两天就能正常交流了,大家之所以懒得去适应,那是没有目标啊!”

 “这些年,那山人帮我们百桥镇孩子读书,这可是很大的兄弟情,要不然这次的高考不会取得这样的好成绩。”

 “那山和那云,不要打架斗殴,应该团结一起,这样才能过好日子。”

 “……”

 在民间上,基本上都是“那云大哥”怎么样,不会说那云发达了就忘记那山。

 今天过来那山人也非常多,当记者问到这些事,那山人都很高兴也很感慨。

 “那云人这些年很苦,这我们都知道,可我们那山也不好过,能帮的不多,只能在过年的时候陪着喝酒。”

 “现在那云要发达了,他们也没有忘记我们那山人,有什么好事把我们排在第一位,这实在是愧疚。”

 “对啊!那云投入教育可大了,居然让我们那山人看教育频道,还让我们孩子可以上高质量的课”

 “现在更是把孩子接过来上课,这就是兄弟,千年的兄弟。”

 “……”

 记者们当然也会去采访公务员这边,两县的领导正在有说有笑交流。

 “记者同志,说实在的,原本只想交流一下学习,没有想那么多,只是现在看来,效果是全方位的。”

 “我们是想不到,可林书记肯定想到了,他走一步看十步,这是给我们那云找帮手呢!”

 “我们相信,只要两个县的学生交流多了,长大后他们也能经常来往,各种经济交流也会频繁,对大家都有好处。”

 “我们要在高速公路开通前,把各种资源互补,现在高中毕业的学生,四五年后路通了,他们刚刚好大学毕业。”

 “到时候,不管是当公务员,或者回家创业,都是一个选择,不要再去沿海那里拼杀,那里竞争激烈,不好混出头。”

 “真要去沿海,我们希望以老板的身份去,而不是一个孤苦无依的打工者。”

 “……”

 ……

 百桥镇一座山上,林宇和三个室友,还有班长李长河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