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一年就能买车买房(第2页)

 因为,女子也能撑起半边天。

 沈亚兰特意去省城聘请技术人员,来指导队员们生产粉条。

 婶子大娘都是干活的一把手,她们也有很用心的在学,很快就将生产粉条的技术学到了手。

 确保没有任何问题后,沈亚兰给人结了工资,将技术人员又送回了省城。

 一斤红薯能出二两粉芡,一斤粉芡能出八两粉条,也就是说五斤红薯也才能出不到一斤的粉条。

 在定价上,沈亚兰特意跑去县城打听了一番,回来后又找马贵东商讨,最后才定下价格。

 一斤粉条批发价两毛五,零售三毛,刨除人力物力以及其他成本,每卖出一斤粉条他们就能获利一毛两分钱。

 沈亚兰走的就是薄利多销的路子,在这计划经济年代,只要找对销路,完全不愁卖的。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真材实料看的见,第一批粉条生产出来,沈亚兰就拿回家煮了一次。

 粉条下锅煮熟后变的透明,到嘴的口感是爽滑细腻,富有弹性和嚼劲,且带有红薯淀粉的香气。

 前世吃惯了富含各种添加剂的红薯粉条的沈亚兰,猛的一吃,还有点不习惯,可是很快她就爱上了。

 她将美食书上记载的酸辣粉法子讲给严明谦听,经过严明谦一晚上的摸索和实验,做出了口味最正的酸辣粉。

 沈亚兰第一口就爱上了,只可惜严明谦生错了时代,若是生在现代,凭借他的手艺,在夜市摆个摊,不说三年,一年就能买房买车。

 有时候干路边摊挣的钱不比办公室里坐着的那些高级白领强,前提是你要肯卖力还能拉得下脸,这行挣的都是辛苦钱,一般人还真干不来。

 沈亚兰到现在都还记得,当年她还在念书的年纪,最爱吃大学城那家买一斤送半斤的鸡叉骨,一来二去,买的次数多了,她和老板娘就成了好朋友。

 在某一次的聊天中,沈亚兰得知老板娘靠着买一斤送半斤的鸡叉骨在她们学校附近全款买下了一套一百三十多平的房子。

 要知道,她们学校附近的新楼盘每平都在八九千,也就是说那套房子最少最少也要一百来万。

 可想而知,老板娘卖鸡叉骨是有多挣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