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一家人就不用说谢(第3页)

 挨着她们坐下的朱如意看着婆媳相处融洽的这一幕,心里对未来的婚后生活充满了期待与忐忑。

 昌平的家里人也会像顾家人对待沈知青那样对她么?若不是,她又该怎么办。

 远在东北的许父许母在接到儿子许昌平的电话,彻底淡定不下来了。

 许母还将上门给儿子说亲事的几个媒婆赶走,她儿子好不容易开窍了,而且儿子对象还是他们团长给介绍的,不用想就知道那姑娘是有多优秀。

 之前儿子没对象的时候,她生怕他们老许家在她这断了,天天求夜夜盼,媒婆领着姑娘一茬接一茬的往家里跑。

 她和自家男人是满意了,但犟中儿子是死活不同意,说什么事业比结婚重要。

 她一个没上过学的女人家不懂儿子讲的啥,她只知道她们老许家的香火不能在她手里断了。

 哪怕生个女儿,体内流的是她们老许家的血,她也嘎嘎高兴,保证将儿媳妇当成祖宗宠着。

 “老许,你看下家里还有多少钱,能拿出来的都拿出来,要是实在不够,我再去我娘家那边找我哥他们借点,咱们老许家娶媳妇,必须要风风光光的大办,不能委屈了儿媳妇。”

 许父脸上的笑意只增不减,他回屋里将藏在老鼠洞的钱都翻了出来,还有他攒了多年的私房钱也一并拿出来。

 许母现在心情好,不和许父计较他藏私房钱的事,将门一关,他们夫妻二人坐在桌前开始数钱。

 历经二十分钟后,桌上那堆散着霉味的钱终于数完了,有零有整,一共六百五十二块三毛钱。

 其中有三百块钱是许昌平之前寄来家里的津贴,许母一分没动,都留着给儿子娶媳妇。

 许母想了想说道:“别人家有的咱也不能委屈儿媳妇,所以这结婚三转一响肯定是要有的,不过婚后儿媳妇是要跟着儿子随军住家属院的,这些东西咱们就不买了。

 东西搬来搬去的也不方便,要我看干脆折算成钱给他们小两口,让他们在京都或者雪城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