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世之江湖江南已逢烟雨

后梁(907-923年) 第18章:梦回侠义初开日 不抵今朝累人时




                恍惚中,时间仿佛又回到了三年前。



    那是一个雨夜,细密的雨点滴滴答答敲打在屋顶。



    屋内,一老一少的身影被昏黄的烛光拉的很长。



    老人看着坐在炕边摩挲着怀里那柄生锈铁剑的孩子,笑眯眯问了句。



    “小元子,你真想习武?”



    才不过七岁的宋元闻声不假思索点着头,斩钉截铁道:“想!我想成为大侠!”



    老人哑然失笑,满怀深意地呢喃两声。



    “大侠……大侠……”



    宋元不明所以,老人紧接语重心长说到。



    “孩子,你还小,不懂这江湖的黑暗呐!”



    “如今的江湖早已不再是曾经的江湖,王朝更迭,江湖变动,大势力闭门不问世事,小门派趁势而起,为祸四方,而那些上层势力则是变着法儿往朝堂中挤,彼此勾结,将这朝堂动乱牵扯至江湖之中,而又将江湖恩怨以兵戎来解决,以至朝堂不分,江湖不宁,这还是你想去的江湖吗?”



    老人说着揉了揉宋元的头,也不顾后者到底能不能听得懂。



    但彼时的宋元只是短暂思索,便捧着剑,站在炕上,带着三分豪气七分稚嫩,信誓旦旦道。



    “那我就用我手里的剑,让这江湖与朝堂分开,江湖不涉朝堂,朝堂不入江湖!”



    老人笑了,放声大笑,活了一辈子,从未如此刻这般开心。



    “好好好,小元子,为师相信你,希望你能永远记得住你说的这句话!”



    从那一刻起,“文不涉江湖,武不入朝堂”便成了少年最大的信念。



    直至三年后,离开落马镇的那一天,同样的一个夜里,同样昏暗的烛光,同样的屋子,同样的一老一少。



    老人笑眯眯问眼前的少年,“还记得你答应为师的事吗?”



    少年没有回答,但心里永远记着这一份承诺!



    …



    往事如潮水涌过宋元的脑海,陷入昏迷的他不断回旋于过往的记忆之中,老人的身影清晰地浮现,一如既往冲他露出那柔和的笑容。



    不知过了多久,意识逐渐下沉,继而开始清醒。



    迷迷糊糊之中,他仿佛听到了一个声音。



    “班主,这孩子醒了!”



    嘈杂而又空洞的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仿佛过去了很久,宋元的意识才彻底从昏睡中回归了现实。



    眼皮颤动微微打开,一双深邃而又明亮的眸子带着些许迷茫望向前方,随着意识彻底回笼,宋元才终于清醒了过来。



    映入眼帘的是三四张生疏的面孔,靠的最近的是个面容清秀的青年,二十出头的年纪,脸很白,穿着一身寻常布衣,却衬得身形板正挺拔。



    “你终于醒了!”



    青年笑了笑,像是松了口气的模样。



    “这是什么地方?”



    宋元茫然扫视了一眼四周,发现自己竟然处在了一间破旧的屋子里,像是一个窑洞!



    “此处是我们戏班子临时的一个落脚点,怎么样,感觉身体有没有不舒服?”



    看着青年关切的神色,宋元愣了愣,没有回答,迟疑片刻后忍不住嘀咕了一句。



    “戏班子?”



    这时,旁边一个中年笑着插了句嘴。



    “是啊,你忘了吗,之前你被人追杀,是我们班主出手救了你!”



    青年随意地抬手打断那人的话,似乎并不想让他说起这些,不过宋元还是忍不住回忆了起来。



    片刻后,他总算是想到了昏迷前发生的事,顿时目光一紧,下意识问了句。



    “飞鱼呢?”



    “你是说跟你晕倒在一起的哪位朋友?放心吧,他在隔壁屋子里,虽然还没醒来,但是没有性命之忧!”



    不知为何,看着青年温和的面容,宋元竟慢慢放松了下来。



    好一会儿,他才反应过来,冲着青年笑了笑。



    “多谢!”



    青年无谓一笑,“无妨,在下叶勋,字文钦,你若是不介意的话可以叫我一声大哥,我的年纪比你大些。”



    随和的模样顿时给宋元带来不少好感,语气也比先前亲近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