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营救(第2页)

 “我等四人骑马冲过去,一里地,用不了多少时间,趁对方反应过来之前,直取敌将。俘虏被圈在营地中间,赵焕,你负责去策动被俘的袍泽,把剩下的武器都带上,届时分发给他们,记得一定要组织好,别让他们四散而逃!你们三人留一把武器,看住猎户,若是前方顺利,则去帮着释放俘虏,若是我们败了,尔等自行逃命便是。”姜瑜一口气说完,没有再看低头沉默的三人,起身走出洼地,翻身上马,手持硬弓,长槊挂于马侧,不再言语,抬起右臂向前重重挥下。 

 朱杆儿当即跃出,一马当先,马儿之前吃了些粮食,此刻气力还算充足。 

 半里,外围警戒的晋军小队终于意识到不对劲,有人脱离小队,奔向营地示警。 

 “停下!你们是哪一部分的!立即下马查验印信!”,领头之人走上前来,大声呼喊不止。 

 前排士卒慌慌张张地抬起长矛,后排几人拿起弓箭,只是仓促之间,稀稀拉拉,队形散乱不堪。 

 姜瑜几人闷头催马疾驰,甫一进入射程,姜瑜抬手一箭,箭矢还未射到那头目,叱卢虔的弓也响了,嗖嗖两声,一前一后,其呼喊声戛然而止,倒地之际双眼圆睁。 

 见队头倒下,身后士卒萎缩后退起来,没办法,面对冲阵的骑兵,不成阵型、缺乏防具的步兵根本就是活靶子。 

 一箭射出,二人也不闲着,连续开弓,替朱杆儿扫清道路,几人马速根本不减,朱杆儿迎上这些拦路士卒,长槊前刺,便挑翻一人,赵焕也拿着环首刀左右劈砍,等四人过了这第一道关卡,那一队士卒,也只剩下五六人四散逃命。 

 “来者何人!胆敢冲我营地!还不下马受死!”,晋军幢主终于从营内赶到,停在营门口,指着几人怒喝不止。 

 此人倒是和姜瑜年岁相当,手持长枪,胯下一匹骏马,一身鲜亮明光铠披挂严整,端的一副好卖相。 

 前面几名士卒正着急忙慌地持盾护住自家主将,警戒小队的下场他们可是看在眼里,知道这几个不速之客不是好相与的。 

 营地中各种呼喊声此起彼伏,匆匆调兵过来,如此大胜之下,晋军也很是懈怠,整个淝水西岸都是抓不完的俘虏,捡不完的战利品,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之下,哪里能想到有人还敢来劫营呢。 

 姜瑜四人配合相当默契,叱卢虔瞅准时机,从盾牌缝隙中射死一名持盾的士卒,姜瑜立马跟上一箭,铛的一声,羽箭撞到那小将的兜鏊之上,那小将一个趔趄,稍一愣神,慌忙调转马头,想要后逃,只可惜朱杆儿此时已经赶来,根本不避晋军几支零散箭矢,双腿一夹马腹,马儿心领神会,起跳跨步,从前排刀盾兵的空隙间跃了过去,长槊刺出,虽然刺中那小将后心,但还是差了几寸,甲胄阻挡之下,入肉不深,未能一击致命,那小将连连惊呼,俯在马背上,手脚并用全力催动坐下良驹。 

 四周晋兵顷刻间都围了上来,企图救援自家幢主,但由于缺乏指挥,没有协同,虽然未能构筑有效防线,但总归是起了些作用,一快一慢之间,朱杆儿渐渐被拉开。 

 主将不死,营救难度必然成倍增加,对方甲胄精良,弓箭难以洞穿,姜瑜收弓持刀,劈断晋兵刺来的长矛,打马加速,两息之后,用力一挥,半截断矛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弧线。 

 那晋将只听得噗呲一声,身子便被矛头洞穿,眼神中的惊恐未能消散,口中血气上涌,再也发不出声来。 

 朱杆儿上前砍下头颅,连着兜鏊一起戳在一根夺来的长矛上,高高举起:“主将已死!降者不杀!” 

 附近的士卒顿时毫无战心,也不敢去夺回主将尸身,纷纷转身向营内跑去。 

 赵焕瞅准时机,脱离三人,绕后向营地中间的俘虏圈中而去。 

 “不要慌!不要慌!对方只有四个人!第一排,抵住大盾,第二排,将长矛顶在地上,弓箭手准备!其余人,把榻车推过来!” 

 唯独任何事情都不会一帆风顺,主将虽死,营中还是有人在重新组织防御阵线,并且很有水平。 

 “不能再硬冲了,杆儿,你捡些兵器去协助赵焕释放俘虏,叱卢,随我来回攒射,把晋军拖在这里,让俘虏营乱起来,懂了吗!” 

 晋人防线在迅速加强,姜瑜略一思索,也改变策略,晋人四处漏风的营地,在这里起一道防线根本不能阻止他们的最终目的。 

 姜瑜和叱卢虔二人分开左右,绕着防线尽力躲开对面箭矢,疾冲靠近放得几箭,又迅速脱离,每次都有前排士卒倒下,在对方将领的指挥下,很快又有人从后面替补上来。 

 正是,二人包围了约莫百人的晋军。 

 此时赵焕已经接近俘虏,被俘的秦军被剥得基本上只剩件单衣,好多直接光着膀子,更有甚者连条犊鼻裈也无,人人身上绑着一根绳子,串在一起,快照到头顶的太阳也没有多少用处,所有人还是瑟瑟发抖地拥挤在一起,相互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