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都伯

 如果时间足够,形势允许,姜瑜真想在渡河之前就整训一下这支队伍,至少把建制搭起来,这一两万人中,少说能摘出四五千的战兵来,到那时候,身后晋军的营垒他都敢去碰一碰。 

 不过是砍了苟廓以后念头通达一些,苦中作乐,用无聊的幻想给自己鼓劲罢了,就像原本那个世界里,计划中了彩票该怎么花一样。 

 “阿瑜,你上前来。” 

 等姜瑜爬上木架,赵盛之便指着淮河说道:“我看再有两刻钟,浮桥就能修好,不用等到天明,就趁今夜,全军渡河,你看如何?” 

 “战兵不足,一旦开始渡河我怕会引发大混乱,没人维持是不行的,而且,士卒渡河以后,更需要有人收拢,辛辛苦苦带这么多人过了河,要是一哄而散,岂不白辛苦一趟。” 

 赵盛之撇了一眼姜瑜,“你如今这个心思啊,真像是换了一个人,哪是十六岁的少年人。不过阿瑜,你为何要小看你赵伯呢?就因为我断了腿吗?” 

 “赵伯哪里话,我只是看到这黑压压的一两万人,心里恐惧,不知道该如何去做。” 

 姜瑜心中暗叹一声,时间太紧急了,要是给他三天时间整编部队,他当然不会怕。 

 “和晋人对峙,坚守一天,稍作整顿,至少粗略有个建制,再按部就班的渡河……” 

 姜瑜还没说完,就被自己否定了,他当然舍不得这一万多人马,也是关心则乱。 

 要是真能把这一两万人马攥在手里,他就是个实权将军,往后做什么都能多出些底气。 

 “哼哼,你小子,你想做什么,心也太急了!”赵盛之这种老官僚,一眼就看穿了他的心思。 

 “必须今夜渡河,就算你能挡住身后的晋军,可若是硖石山上的水军逆流而上到了这里,你怎么办?这小小的浮桥,在南人水军眼里,和一片浮萍能有多大区别!” 

 “给我留下三百战兵,其余的你都带走,去挡晋军!余下的,你看老头子施为便是。” 

 “四十来岁,哪里老了……”姜瑜小声吐槽,没等赵盛之大手挥来,躬身一跃跳下木架。 

 既然赵盛之帮他下了决心,那就不会再次迟疑,随即指着左右几个战兵,大声喊道: 

 “你们几个,去寨子外面四下传令,告诉士卒们,还敢战,能战的,愿意跟随我作战的,都到寨子里面来!” 

 “还留在寨子里面的,我就当你们是敢战之士!” 

 唯独姜瑜几人,每战都是身先士卒,赵盛之也一直在营中静坐,并未提前渡河,一番浴血奋战,总算在溃兵中建立起了一些信任。 

 之前留在寨中的,本来就是攻寨时排在前面的战兵,听到姜瑜的话,真起身逃离寨子的并没有几个。 

 “好!汝等都是血性汉子,现在你们都是我羽林军的正卒啦! 

 一次失败又算得了什么,何必如丧家之犬般垂头丧气!当初汉高祖有彭城之败,那曹孟德也曾在赤壁折戟! 

 吾等打退身后的晋人,返回家乡,跟着陛下厉兵秣马,未必不能卷土重来,再与晋人一较高下便是,大丈夫在世,切不可失了气魄!” 

 姜瑜开始一顿忽悠,不管别人信不信,他自己反正不信,卷土重来,说得好听,苻天王自己都没两年好活了。 

 说了一堆大话,也不脸红,继续喊道:“现在有个大好机会!想当都伯的,觉得自己能管一百战兵的,来我面前报上姓名,给诸位讲讲你的本事!之前参与战斗,有所斩获者优先。” 

 此言一出,寨中众人顿时乱了起来,议论声,呼喊声,窃窃私语之声顿时交织成一片。 

 有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想要在众人面前展示一番,有的人则面露难色,犹豫不决,更多的是怂恿小团伙里的头人上来试一试,万一成了,自己也好鸡犬升天。 

 “都统,校尉,俺叫段索,俺马上功夫好,箭术好!先前在关中牧马,能牧百匹马,就能管百人!” 

 上来一个虎背熊腰的汉子,一番言语,引得众人大笑。 

 “好,你且一旁稍待,还要看看你的本事!可还有吗?” 

 不多时,陆陆续续又上来九个人,各自介绍完毕,除了三个汉人,氐人、鲜卑人、匈奴人、还有说不清楚来源的杂胡都有,倒是很符合此时北方兵源的一般分布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