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何去何从

 “将军,俺是想问,整军的事情,能给俺们多少时间?都过了淮河,不用那么着急了吧。” 

 杨十难是个胆大的,作为第一个被提拔的校尉,左右看了看,见没人回话,便上前说道。 

 “问得好,这关乎到我们下一步何去何从的问题,稍后会商议此事,我只告诉你们,整军最多有两天时间,无论粮食还是其他,此地也并非久留之地。” 

 众人听到只有两天时间,除了赵焕等少数几个心中早就有数的,几个带兵的都犯了难。 

 “我要求不高,两天的时间,你们要把各营的架子搭起来,把士卒填满。”姜瑜顿了一下,又说道;“也就是说,各营内的幢主、都伯、队正都需要选拔、任命完毕,起码要让每一个士卒知道自己的队正是谁,行军的时候,要能找到自己的队伍。” 

 “至于如何选拔,我建议从上往下,先找到你们想要的幢主,剩下的各显神通吧,我给你们权力,你们也要把权力往下放。” 

 “将军,我想把能上阵的兵集中放在一个幢里,您看是否可行?” 

 姜瑜敏锐地盯了王狄一眼,似乎想从对方表情中读出来一些什么,然后又觉得自己反应过度,随即撤回视线,淡淡地说道:“可以,你们有什么好的想法,也都可以试一试,眼下总归是性命无忧,错了还有机会改。” 

 “将军,如果士卒逃散,该怎么办?要不要杀?” 

 杨贵防守了一夜的浮桥,这帮溃军什么样,他最是清楚不过,不逃才是怪事。 

 “已经不是性命攸关的时候了,不要滥杀,一般的逃兵,你们按照军法处置便可,严重的,需要杀头的,需要上报赵司马处核准。” 

 姜瑜还是一如既往,杂事都丢给赵焕。 

 听到此处,赵盛之咳嗽一下,用眼神示意姜瑜暂退,而后厉声说道: 

 “诸位,既然已经成军,从此以后,军中必须要严明法度,当前士卒来源驳杂,如若军法不彰,自然无以约束,一军便无灵魂!咱们大秦,自然是有正经军法,我来做全军的军正,等诸事理顺,往后也要往每个营、每个幢派驻军正!” 

 “这几天,我会派人前往各营,宣告军法,以后,自老夫以下,违法必究!到时候,可别怪老夫不教而诛! 

 包括逃兵的事情,凡是有违反军法的,一律上报与我。” 

 赵盛之此人,主簿做习惯了,身上有一种汉吏的味道,虽然看他的名字,有点崇尚道家,求仙拜佛的意思,但完全不耽误其骨子里是个法家。 

 当初的羽林军,根本就不是用来作战的,一方面,庙堂很大一部分力量伴随苻坚离开关中,必然担心后防不稳,另一方面,苻坚也需要汉人地主的支持,因此组建羽林军,带走关中地主的子弟,富室出身者,再授以羽林郎的官爵。 

 但这么一来,仓促组建的羽林军,内部裙带关系纵横交错,自然难以统帅,苻坚选中赵盛之来做这个羽林军的少年都统,大概也是借助其严整的行事风格,来管束这三万多,初次从军的中、小地主子弟。 

 “好了,你们几个带兵的,速速去整军,两天后,老夫就要看到结果,到时候完不成,官职降一级,勿要因为居功而生出轻慢之心来,这一战有功劳的人多了!” 

 赵盛之摆了摆手,众人依次行礼告退,场中只剩下赵焕、郑才二人。 

 “两位谋士,说一说,下一步该何去何从啊?” 

 赵焕假装不理赵盛之话里的戏谑语气,上前说道:“都统,将军,眼下只有五天的粮食,派去汝阴郡的使者,今天应该能有回报,但我们毕竟没有庙堂的文书,希望不是很大。 

 至于徐州,实在是路途遥远,就算赵刺史有心支援,怕也是鞭长莫及。” 

 “粮草实情就是如此,至于下一步何去何从,就要看都统与将军有何想法了。” 

 “呵呵,想法,莫不是一万溃兵在手,尔等开始有想法了?” 

 “都统莫要取笑,我等没有要造反的意思,此时我若是举起反旗,就算昨夜随我作战的士卒们,也不会跟随我,说不定会直接绑了我,送到您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