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分说(第2页)

 其实交易在大帐之中已经达成,此刻台上在做的,只是再次讨价还价,重塑信任,而这个过程却又被突如其来的晋人使者打断。 

 于是乎,这场偶然的闹剧来的快,去的更快,慕容垂出面喝退自家部曲,姜瑜则继续带领羽林军守卫苻坚大帐,只是已经见了血,双方之间的信任再也回不到过去了。 

 “权公,方才,慕容宝和慕容德被慕容垂叫了去。” 

 姜瑜没有参与高层军议,结束之后,来寻权翼,接下来,他这把刀恐怕又要握在权翼手中了。 

 “你不想知道我为何找你吗?” 

 “慕容氏复国之心,人尽皆知,淝水大败以后,已经到了不愿隐藏的程度,此国之大害也。”姜瑜也不绕圈子,直说道。 

 “不错,秦国的诸多祸患里,慕容氏当属第一,”权翼说着捋了捋胡须,“你我皆是天水乡人,我就直说吧。” 

 “你以为,方才那一箭,是何缘由?” 

 “初看只是那慕容小将比武失利,心中愤恨之下,想要暗箭伤人,但以末将看来,是慕容氏在试探陛下的权威,从慕容垂呈上的那份奏疏开始,就是如此。” 

 权翼欣慰地点了点头,“不错,军议的结果,就是张将军连夜出城,去统帅城外的两万人马,明日出发,即刻返回洛阳。你今日的表现很好,陛下让张将军再拨一千骑军过来,御前的所有兵马,暂时交由你统领。” 

 “那晋人?” 

 “嘿,桓冲也不知道是不是服散服多了,约冠军将军后日决战,不必理会,晋人自己先斗清楚再说吧。” 

 “权公,那就是说眼下,当不会再有大战?” 

 “暂且如此。” 

 “那请问权公,陛下渡河之后,为何执意要来寻慕容垂?为何不去项城?那里少说也还有三十万大军在集结。” 

 “哈哈哈,”权翼仿佛想起高兴的事情一般,“陛下说你不知书,真是说对了,不知书,真的不行,你此问,就是不知史的结果。 

 所谓凡事必有因,这世间诸事,都是环环相扣,有因有果。太远的我就不说了,自八王之乱始,先是汉人之间相互攻伐,元气大伤后,开始引入胡人酋帅,自此天下丧乱,中原满是骚腥之气,何也?庙堂的力量被消耗的一干二净,大族呢,只能结坞自保,对于天下事,既无心也无力,司马家自相残杀,把神器随意抛洒在地上,让胡人捡了便宜。” 

 姜瑜也不知道权翼哪里来的兴致同他讲这些,不过机会难得,这可是一手掌握秦帝国机要的人。 

 “胡人入主中原以后,面临的首要问题,便是如何治理天下,马上能得天下,安能马上治天下?石赵便是例子,暴虐高压并不能长久,石虎一死,赵国马上分崩离析,曾经的羯人何其强悍,现在哪个还敢说自己是羯人。 

 所以,此后无论秦、燕,都是汉化极深的,也放弃了胡汉分治之策,表面上,无论胡汉,一视同仁,可实际上呢,侍奉天王多年,我却颇多感触。 

 魏晋以来一直都是天子和世族共治天下,自南渡以后,更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此中是非曲直,一时难以论说,你看晋人大胜之际,居然停滞不前,便可想而知,一旦外敌消失,其庙堂内部,马上就开始争权夺利,不争出个所以然,是不会出兵的,前有桓温,后有谢安,一言难尽啊。 

 到了胡人这里,治理天下该依靠谁呢?他们不敢过多的依赖汉家大族,但自己本族往往又是人丁稀少,鲜有才杰忠贞之士,咱们秦国,叛逆的苻氏宗亲,可遍地都是。” 

 说到此处,权翼露出一个心照不宣的笑容,苻坚自己就是伙同亲兄弟苻法杀了堂兄苻生而上位的,那时权翼已经在苻坚麾下,这件事情中肯定是出了大力气的。 

 “所以,就剩下另外一群人,异族的上层,既能笼络其故国臣民,又能用以压制汉人,何乐而不为呢?” 

 “这便是陛下执意来此的原因之一,再有,就是慕容垂是个真正少见的人杰,不光能力出众,更为难得的是,此人心中真是有些忠义的,换做其他人,陛下根本就不敢来。” 

 “至于项城,这一点我却佩服陛下之圣明,昨日派去项城的信使回来了,项城那里,听到大败的消息,早就一哄而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