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等待

 姜瑜吩咐亲卫,将一干礼物送往天水后,又忙碌起来。 

 派驻邺城、洛阳、太原、平阳、姑臧、襄阳、成都这几处大城的三十余名坐探,来接受由姜瑜主讲的上岗培训。 

 姜瑜自然看过很多谍战剧,对敌后工作的一些基本原则还是心里有数的,并非他不知道信息隔离的原则,而是二十世纪的谍战工作方式,放在公元四世纪,实在是杀鸡用牛刀,不,是杀蚊子用牛刀了。 

 何况这一批人出去,只是收集城池及其周边公开信息,并非要刺探机密。 

 时代的限制,最难的就是信息传递的方式,这是他私自进行的情报收集工作,根本不能用庙堂的驿站系统,何况这套驿站系统,庙堂也用不了多少时日了。 

 虽然从汉代开始,民间就有用信鸽传递书信的记载,但只能借助信鸽归巢的本能来传信,也就是说,要想往长安传信,必须要有长安驯养的信鸽。 

 再者,此时信鸽驯养方式并不科学,其传信的范围,基本在千里之内,超过这个距离,一大半信鸽就回不来了。 

 最后,信鸽在飞行途中容易受天气、天敌、距离等多种因素影响,可靠性比较低,往往为了确保情报能顺利传达,一个情报要用多只信鸽来重复传递,这又导致情报容易被截获、替换,情报之机密性又会下降。 

 依靠行商传递情报,最大的问题就是时效性太差,并且天下割据乱战,不知何时道路就会不通,人员也有相当大的危险。 

 还有一个最大的无奈,就是军中能写字的,实在是太少,读过书的用作探子,也太过浪费,没办法,现在是五个人中有一个能写五百字的就算合格,并且,所有人都要参加郑才的识字强训班,三十多人,十几个日夜下来,颇为痛苦。 

 此时,三十多人,齐齐站立在姜瑜的中军大帐中,显得有些拥挤。 

 “诸位,想必高校尉已经与你们说过,再过几日,诸位就要分别前往各地,充当坐探,如此一别,有几年是见不到诸位了,临行前,我们说说话。 

 首先,我向诸位保证,你们离开后,你们的家人,会前往秦州,赵都统自会照料,每人可得土地百亩,并且官府会遣人帮助你们家人耕种收获,五年,五年后,会有下一批人前去接替你们返回,届时我自然保你们一份前途。 

 不知道你们还信我否?” 

 “唯!”三十人齐声大喝一声,并无其他言语。 

 姜瑜满意地看看众人,背着手来回踱步,继续说道。 

 “也许有人会问,咱们是正经大秦禁军,为何要刺探地方情报,想要知道什么,直接去问庙堂不就行了吗,何必多此一举? 

 对于这个问题,也许有人会说,一个军卒何必明白缘由,听令行事便可,这样说是不对的,尔等远离长安,当然会遇到很多需要抉择的事情,到时,只能依靠你们自己,依靠你们组内的团结,去克服、去战胜困难。 

 而你们只有明白一切的缘由,知道为何而战,才能做出最正确的选择,现在,我来告诉你们,为什么! 

 因为,天下将乱了! 

 我,还有这营地里的所有袍泽,还有远在秦州的赵都统,都需要你们传来整个天下的情报,有了这些情报,我们,才能做出最正确的选择!才能在这乱世中苟活下去!” 

 他们都是从淝水而来,其中很多人还经历过截杀慕容垂的事情,对于天下将乱,是不做怀疑的。 

 “我还有几句交代,希望诸位记在心里,这是行事的准则! 

 其一,以自身安危为重,我不需要你们去刺探机密,只需要按月上报你们所在城池周边大事,通过行商传递消息即可,如果出现突发事件,可以直接用飞鸽传出来报,如若遇到战乱,自行躲避就是。 

 其二,出门在外,组内团结为重,须知我等能从淝水逃出,平安到达长安,都是团结一致的缘故,团结就是力量!至于组内事务,组长在组内有绝对权威,但其他四人若取得一致,可以罢免组长。 

 其三,出发之前高校尉会为你们发放经费,到了地方,都寻个营生,不要无所事事,赔了赚了无所谓,后面会定期为你们发放军饷。 

 当然,如若尔等有人赚了大钱,想接济一把你们的将军,我也是来者不拒的。” 

 众人一时哄笑起来。 

 “等俺赚钱了,请将军喝最好的葡萄酒。”这是一位即将前往凉州的士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