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养兵
就这,已经足够让他们继续留在此地,为姜瑜卖命了,他们之中大多数人,已经很久没有尝过细粮味道。
冬末春初,正是一年中最难熬的时候,青黄不接,上年的积蓄几乎已经见底,连好不容易打来的猎物,也没几分油水。
很多人只是听说此处能有吃食,便跟着来了,不管如何,都能少吃家中一口粮食。
此前,段索到这里十来天,他手里也没有多少粮食,姜瑜麾下三千士卒,自从到了长安一直是当做精锐来养的,一日两餐干食,若有训练执勤,还要再加上一餐,能节省下来送给段索的口粮,并没有多少。
段索和郑才二人,只能拿着钱帛,去附近的一些坞堡里面,购买最便宜的食物,如陈年旧粮、大豆、甚至酿酒剩下的酒糟,如此勉强果腹而已。
这让本就不富裕的鹰扬将军,更是雪上加霜,没有土地便不足以养兵,依靠庙堂,做起事来必然畏畏缩缩,束手束脚,这次提前支取一月口粮,外加一堆破烂军械,已经是用光了姜瑜在权翼那里的人情。
但来到此处,草草看过之后,姜瑜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留在长安的选择。
渭北这么多吃不上饭的人,几步之外就是还算富足的关中,一旦苻坚支撑不住,叛贼四处席卷而起,承平几十年里恢复的些许元气,必然尽数被毁,结果只能是生灵涂炭,田地荒芜,千里无烟,最后只剩下一地残破。
到时候再出来从头收拾残局,又何其难也,王猛这一辈人的心血岂不又是白费!
再者,秦州之大,虽然有赵盛之为刺史,但自己年纪轻轻,尚无威望,贸然前去,连整合秦州都做不到,也难成大事!
必须打出一些名声来,才能行割据之事啊!
人在饥饿之时本就没有多少精神,好不容易又一次填饱肚子,五千多人,三三两两挤在一起,就着篝火,酣睡起来,不多时,山谷里便鼾声四起。
大帐之中,四人围着火坑,坐在马扎上,初春的夜晚,寒意依然深重。
郑才出言说道:“主公,我们能养活这五千人吗?”
他现在才体会到当初赵焕管理一军后勤时的难处。
“走一步看一步吧,临行前,我从权公那里预支了下个月的粮草,先给你们,敞开了吃,我看这些人大多太过瘦弱,不吃上几日饱饭,是上不得战场的。”
朱墩开口问段、郑二人:“马匹如何,我们只带了一千匹马过来,将军原本是打算拿这些人当轻骑用的。”
“主公恕罪,我先前说了大话……我原本也只是个牧奴而已,只是代替主家前去投军,才吃了几日饱饭,有了些力气,在此地并无太大名声……”
段索说着低下头来,很是自责。
“主公,您勿要责怪,段校尉自从来了渭北,四处奔波,几无停歇,今日是听闻您要来,才留在营中,不然……”
姜瑜出声安慰道:“哪里会责怪你们,只要尽了全力就好,不要自责,五千人都已经远超我的预期,都要发愁如何养活呢,你继续说。”
段索低头搓着手,继续说道:“曾经与我相熟之人,我与他们讲述了将军的事迹,他们都敬佩将军的英武,好些人招呼亲眷来投,只是,实在穷困……营中马匹,不足五百。”
姜瑜略一思索,又看向郑才,后者会意,抿了抿嘴,说道。
“主公,这山林沟壑之间,也不全是赤贫之人,虽然当初逼迁之时,庙堂故意将其打散,但这么多年下来,还是形成了一些小型部落,那些部落首领,最强的能控制千户人口,手下控弦者千余,但大都……依附于鲜卑人和羌人。”
“我等实在是拿不出什么,来招揽自备武器马匹的人,我们现在能聚集的,大都是些逃奴而已。”
“这些人马上功夫如何?”
“这个主公不必担心,都是放牧出身,弓马都不生疏。”
“依附鲜卑或是羌人,不难理解,他们才是此地的主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