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天子一怒(第2页)

 此时的慕容泓携大胜之气焰,其势力必然会快速扩张,长安必须派出大军,以雷霆之势,从速镇压,还请陛下速速决断!” 

 多日劳累,已经让他有些懒得顾及苻坚自我安慰的那些无聊言语了,至于姜瑜抢了梁氏的事情,现在哪里还会有人过问,此时倒也成了功绩。 

 …… 

 未央宫外,再次前来请战的姜瑜,碰上了同样来请战的姚苌,并其子姚兴,谋士尹纬。 

 对方官阶更高,姜瑜只能上前拜见:“瑜见过龙……姚将军。” 

 未央宫前说龙骧,难免有些不敬了,姜瑜想起权翼嘱托,连忙改口,姚苌倒也不以为意。 

 “鹰扬将军一向可好啊,听说去了一趟渭北,还得了四百人头,真是羡煞老夫啊。” 

 姚苌笑眯眯地说完,转头又对自己儿子说道:“兴儿,你与姜将军年岁相近,更应多多亲近才好。” 

 这几人各怀鬼胎,竟然还有闲聊的心思。 

 姚兴、尹纬二人随即上前见礼。 

 姚兴还是一副儒生打扮,翩翩君子模样,几日不见,尹纬倒壮实了些,但也回不到那“腰带十围”的时候了。 

 “姚将军见笑了,微末功绩,哪里比得上您伐蜀的神采。” 

 姜瑜淡然相对,将神字略微压的重了些。 

 又说道:“如今国家有难,正要与将军并驾疆场,以报陛下恩德。” 

 “正是如此,将军之忠心与老夫一般无二。” 

 二人站立在未央宫前,姜瑜略微落后半个身位,从远处看去,一老一少,却似忘年交一般。 

 见二人再无话说,尹纬适时上前,对姜瑜一礼,温声说道:“姜将军,这几日,在下多次前往拜见,何故避而不见耶?” 

 “大战将至,自是军务繁忙,还请尹公见谅啊。” 

 姜瑜并未回头,淡淡地说道,这几日,他一直忙着训练士卒,整顿军械,哪里来的时间与他虚与委蛇。 

 “哦?信使未至,姜将军如何知有大战耶?” 

 姚苌出言问道。 

 “强永庸将尔,吾固知之。” 

 姜瑜昂首回复,不落下风。 

 姚苌也不转头,和姜瑜一样,盯着未央宫门,淡淡说道: 

 “有道是冤家宜解不宜结,尹公,你与姜将军,也算不打不相识,如今仇怨已解,姜将军出征在即,今夜,老夫给你拿些蜀地好酒,你与将军把酒言欢如何?” 

 “兴儿也去,你们年轻人的热闹,老头子我就不去凑了。” 

 “瑜实在不会饮酒。” 

 “英雄怎可不饮?” 

 “不会就是不会。” 

 姚兴突然插话道:“姜将军,我那千匹骏马,自小养在鄠县庄园内,不知到了渭北,能否适应啊。” 

 “君子不乘人于利,不迫人于险,舍人一向君子风度,此言可是有负先贤教诲啊。” 

 姜瑜毫不示弱,他算是明白过来了,这三人敢情是来胁迫拉拢自己的,尹纬看来是盯上自己,段索之事,在他们这里瞒不住了,可又何苦做这些无用功,于是心下暗笑。 

 几人斗嘴还未完毕,此前进去通报的内侍匆匆忙忙地跑了过来,请二将进去,殷勤到几乎谄媚的地步。 

 如果仔细端详,还能看到那内侍外袍随着双腿在不停抖动,还好是开阔处,不然或许能闻到些许尿骚味。 

 十几个人,一声令下,人头落地,听宫里老人说,上次如此情形,还是越厉王在位时,他们以后,可是有好日子过了。 

 二人入殿前走几步,伏跪在地,同声唱道:“臣参见陛下!臣请命讨伐贼子慕容泓!” 

 “平身!朕的将军们闻战则喜,好事!” 

 殿内几人一通分析下来,苻坚又拾起了他的自信,让姜瑜进殿,纯粹是因为苻坚上次骂了他,心中有点过意不去,有意提携罢了,不然依照姜瑜的官阶,也只能在未央宫前叩拜而回。 

 “睿儿,把你的讨虏方略叙述一遍,好让朕的二位将军查漏补缺。” 

 “儿臣遵命!”苻睿回复道,面上尽是踌躇满志之色。 

 苻坚亲封都督中外诸军事、卫大将军、录尚书事,这一连串的头衔砸在一个刚满二十的年轻人头上,让他如何能不兴奋,名义上,此时大秦的军政,都要操之他手了,太子,长兄苻丕,第三顺位,就是他了。 

 “父王将五万精锐交付本公,本公自当鞠躬尽瘁,以期全功! 

 贼众侥幸得胜之后,竟然是胆气横生,不仅不走,仍然啸聚华阴,视我于无物耶? 

 然潼关天险,又有重兵镇守,贼人必不敢犯,只要再遣一军堵住蒲坂,吾以大军合围,一月之内,必尽杀华阴贼寇!” 

 刚才还在宫门外互相阴阳怪气的二人,听完这一番话,不约而同地对视一眼,而后又各自扭头,依次去打量权翼、苻方、窦冲等人的神色,甚至连快站着睡着的薛赞也没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