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一日三惊(第2页)

 雍州是个古老而庞大的行政单元,汉时几乎囊括整个西北,后逐渐分出凉州、秦州,但此时,整个关中平原、河东、还有渭北广袤的黄土高原,都是雍州的辖区。 

 都督雍州杂夷诸军事这个职责,就很有意思了,也就是说,这个范围内,没有官身的胡夷,苻熙都是可以征调的。 

 姜瑜之前还在苦恼,如何给段索收拢的渭北义骑搞个编制,有了编,庙堂至少要出一份钱粮,这刚瞌睡,就有人来递枕头了,于是心中暗喜。 

 苻熙上前领命后,局面又尴尬下来,苻坚只是静坐,再也不言说半句,群臣只能暗戳戳地瞅向权翼和苻方。 

 二人也拿不定主意,索性就这么继续耗着。 

 唯独今日老天偏偏不让苻坚好受。 

 就在姜瑜实在忍耐不住之际,第三份,来自襄阳的加急军报,来了! 

 晋人终于反应过来,开始北伐了,荆州离得近些,消息自然到的早,想必下游扬州的北府兵,也不会闲着,只是,那就不是长安城里的君臣们能管的事情了。 

 都督江、荆、宁、梁、益、交、广七州诸军事、荆州刺史,桓温事业继承人的桓冲,十日前,尽发大军五万,向襄阳而来。 

 彼处并无大军重将,庙堂、洛阳当然也无力支援,桓冲要拿下襄阳并非难事。 

 如若襄阳既下,北进洛阳,再逼关中,桓冲大有重走桓温北伐路之势。 

 此时的秦国,真到了破鼓万人捶的境地。 

 苻坚南征晋国的想法,并不是临时起意,而是经过很长时间的酝酿,计划的,基本就是在复刻晋武帝灭吴之故事。 

 先是趁仇池国内乱,一举将其覆灭,打通从关中入蜀的通道,而后大军入蜀。 

 休养数年,拔除北方其他不臣之后,又开始争夺襄阳,而争夺襄阳的过程中,其对手就是桓冲,或者说盘踞长江中游的桓氏。 

 如果苻坚足够理智敏锐,争夺襄阳的过程中,就能发现秦国已经出现力有不逮的境况。 

 当时以苻丕为都督,各路名将云集麾下,总兵力十七万有余,面对只有朱序一万多人马驻守的襄阳,从春至冬,将近一年时间,居然一无所成。 

 逼得苻丕一度快要自尽谢罪,最后还是靠了其主簿王施的计策,以及朱序部将的叛变,才堪堪拿下城池。 

 而整个过程里,晋国庙堂并未大规模派出援兵,桓冲手下也堪堪只有七万多兵马,用以防守各地,桓大司马英雄一世,最后选定的继承人,当然非寻常人也! 

 闲话少叙,听完军报的苻坚倒是出乎意料得冷静下来,只是摆了摆手,让信使下去下去休息,还让内侍给予其赏赐。 

 大臣们看到天王如此振作,也都跟着打起精神,严肃以对。 

 杨壁做侍中不久,方才没敢说话,此时见气氛一变,连忙抢着出来表现。 

 “陛下,襄阳已经难救,本就是晋人国土,不如……不如就顺势送还晋人,劝其罢兵。 

 当年强如桓温,都不过灞水,如今南朝不说桓、谢之间的龃龉,听闻那司马曜得胜之后,也并不安分,有打压门阀,复振皇权之意。 

 一个襄阳,足以让桓冲退兵,洛阳、关中,也就安稳了。” 

 这是当了几天侍中,接触机密,有了自己的想法。 

 “侍中何意!方才陛下已经有言在先,弃土之意勿复言之!为何出此忤逆之言! 

 把襄阳喂给桓冲,那北府兵怎么办?拿什么去喂他们!” 

 苻睿立即出言斥责,他本来就看不上这个绣花枕头姐夫,此时大权在握,更是不加遮掩。 

 如果长兄苻丕撤回关中,那他的都督中外诸军事,尚书令,怎么办! 

 杨壁第一次发言,当然不愿就这么认输,着急出言道:“我看也应该撤回河南诸郡之国人,让北府兵与那慕容垂做两虎相争!” 

 “慕容老贼叛逆之辈,如何敢称虎?” 

 苻睿怒气上涌,开始书说些废话。 

 杨壁拂袖,回身继续劝慰苻坚:“陛下,局势并没有到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只要收回兵力,以土地换取晋人支持,咱们回身理顺关中,陛下春秋鼎盛,必然能再次收拢天下!” 

 “臣一心只为大秦,并无私心,还请陛下明断!” 

 说完伏跪于大殿之中,再无其他言语。 

 苻方沉稳之将,忍了一次,再也忍不住,出言怒喝道:“陛下,侍中并未经历过多少兵事,此一派胡言也!千古战事唯败退最难,路途之上皆是反贼,如何能撤!到时候军心尽丧,社稷覆亡不远啊,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