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方略既定

 姜瑜一顿喝骂之后,殿中所有人,竟然都有些心平气和的感觉。 

 苻方也上前一步,沉声说道:“陛下,臣方才言辞也有些过激,事关襄阳,臣以为权公之言有理,应该连夜发出诏书,令其固守,至于河南、河北之言,事关重大,真要撤离涉及事务也是纷繁复杂,应该召群臣商议,不是今夜所能决定的。” 

 一文一武,两位重臣之言,也确实安慰到了苻坚,使其摆脱了迷惘之色,渐渐有了些帝王模样。 

 “杨壁,襄阳之事就按权公的说法拟诏,今夜就发出。” 

 “慕容二贼如何处理?苻睿,你总督此战,你来说。” 

 “父王,儿臣以为,之前议定的方略得当,并没有什么可更改的余地,只是,晋人既然已经来犯,更应该速速剿灭二贼!” 

 “谁先谁后?” 

 “禀父王,挡住慕容冲,全军合力,先杀慕容泓!” 

 苻坚点头不语,苻睿继续说道:“陛下,正如鹰扬将军所言,慕容冲起势未久,兵甲不盛,左将军天下名将,由他前去蒲坂对付白虏小儿,未免大材小用,臣请陛下恩准,由左将军于河西包抄慕容泓,以期全功。” 

 而后瞅了一眼姜瑜,又说道:“姜将军少年英雄,从淝水至长安,可见其能,由他去河东牵制慕容冲,足矣。” 

 权翼与窦冲二人闻言看向姜瑜,窦冲出言道:“钜鹿公都督全军,所言方略末将自然遵从,只是鹰扬将军兵微将寡,贸然前去河东,怕是……” 

 苻熙还在想如何婉拒,如果都去了河西,他如何能立功。 

 姜瑜不顾其他,直接上前躬身道:“陛下,末将连慕容垂都不怕,如何会怕了慕容冲小儿,只是三千部众,龙门至蒲坂间二百多里,实在难以照顾万全,广平公有都督杂夷之权,臣亦在广平公麾下,请陛下恩准,让臣招揽渭北杂胡参战。” 

 “苻熙,你意如何?” 

 苻坚如此问,八成已经是偏向于此了,苻熙只得向前拜道:“父王,儿臣定然全力辅佐睿弟,不使白虏向东逃脱。” 

 “如此也好,苻方,你来调度出征兵马军械,权翼,钱粮马匹,不要有所短缺。” 

 “臣等谨遵陛下诏令!” 

 众人伏跪在地,异口同声地唱道。 

 方略既定,今夜,总算是过去了。 

 只不过殿中所有人确实被今日三份急信搞怕了,一时犹犹豫豫,不敢退散。 

 等了一阵,苻坚瞥见站在最前方,但缩在阴影里的太子苻宏。 

 “太子,你为储君,进得殿中,为何一言不发?” 

 苻坚政变上位,初始地位并不稳固,甫一登基,就将彼时还在襁褓中的嫡长子苻宏立为太子。 

 太子的母亲苟皇后,乃是明德皇后侄女,苻坚与苟皇后二人也是表亲,二人结合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政治婚姻,感情一直比较淡漠,因而苻宏是殿中三个王子中年岁最小的。 

 众所周知,圣明天子在朝,太子是最难当的,何况二十多年的太子。 

 苻宏一直很少主动插手国事,只是做一些礼仪祭祀之类的事情,也就是南征之前,实在憋不住,才出言劝谏,为此还挨了一顿责骂。 

 “禀父皇,儿臣少历政事,更不通兵事,父皇春秋鼎盛,英明圣断,儿臣从旁学习就好。” 

 苻坚爱好儒学,派给苻宏的老师也都是些大儒,这么多年耳濡目染之下,早就将其教成了一个翩翩君子模样。 

 至于方才苻坚痛哭时,为何不去表现,这就是太子的尴尬处了,这种戏太难演了,只演个孝子,会被视作无能,不堪重任,君父虚弱之时,如果多表现一点点,怕又会遭忌惮。 

 一动还不如一静,反正深慕儒学的苻坚,肯定做不出废长立幼,废嫡立庶的事情来,从前不会,而今,更不会了。 

 这些年,苻宏早就习惯藏拙了。 

 “你也不小了,我记得你十岁时,朕出长安讨伐匈奴,那时你就曾跟着景略学习政事,这大秦的千钧重担,你也要一起来扛了!” 

 苻坚在众人面前说这种话,苻宏也不敢深信,只是做足礼仪,领命跪拜而已。 

 “夜深了,众卿退下吧。” 

 众人刚走出未央宫门,姜瑜还想借此机会多与苻方攀些关系,也好多要些军械。 

 有内侍匆匆追来,叫住姜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