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杀人夺军
“住嘴!”
慕容永从牙缝中挤出两个字,后背上的伤口又传来一阵刺痛,最黑暗的黎明已经过去,离天亮,不远了。
此时慕容宪的部众已经逃散至后方,不管是空气里传来的气息,还是渐渐消散低沉下去的人声马鸣,都在提醒着他,秦贼姜瑜兵马不多,辛苦半夜,已经不可能再战。
方才说话的慕容逸豆归,乃是慕容永的从兄,本意是出言关心,被粗暴地打断之后,并无半点怨怼,只是眼里愁云更甚。
慕容永一介远房宗室,织鞋贩履之辈,哪里能轻易组织出如此严整的阵线。
时间回到两个时辰前,也就是姜瑜刚刚讲完故事准备出发的时候。
“阿兄,午间派出的斥候回来了吗?”
初次带领大军出征,慕容永当然没有多少经验,半夜不睡,一方面是因为终于能被重用,心中激荡所致,另一方面,也就是想着勤能补拙而已。
“多数都回来了,四周并无异常情况,几乎所有的坞堡都已经关门闭户,野地里连个人影都无。”
“大都?少了几个?”
“四五个吧,派往东边的,听一同前去的士卒说,那几个应该是走得远了些,还未回来,也属正常。”
逸豆归虽然是慕容永的从兄,但从他的名字就能看出来,他的出身,比之慕容永还要差上许多,二人从小就在一起长大,名为从兄,实际上也就是亲信仆从而已。
逸豆归刚从外间入帐,正背着身烤火,并未看到慕容永已经陷入沉思,絮絮叨叨个不停。
“阿永,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我看那几个头人,都不服你,我还发现有人还暗戳戳地遣人去扬武将军营中,咱们虽然出身不高,但至少姓慕容,也不能任那些人随意欺辱……”
“昨日你强行分营,我还有些担心,现在看来,远比继续凑在一起好多了。”
“唉,那姓姜的在长安时,就与咱们大燕过不去,偏偏又是个硬茬子,幸亏咱们不用去蒲坂,再有两日,过了龙门,再好好整治这帮……”
“不对!阿兄,不对!”
慕容永突然站起,开始在营帐内急速走动。
“那姓姜的麾下都是骑兵,定然不会死守城池不动!此人虽然年轻,但毕竟是从淝水回来的,行军打仗,必然要比我们强上一筹,况且此人根本就不是个被动挨打的性子!”
“快!阿兄,快取你那空胡鹿来,选一处硬地,听上一听!”
逸豆归闻言,也跟着紧张起来,立即去帐外的辎重车上翻找,很快,就拿来一只由皮革制成,形状类似葫芦,内部中空的枕头,置于硬地上,自己也跟着侧躺于地,耳朵紧贴在空胡鹿上,仔细倾听起来。
耳力好的士卒,能听见十数里外的马蹄声,经验丰富者更是能凭借声音判断大致的数量。
逸豆归之前经常在长安与五原、朔方之间跑腿做行商,野外夜宿之时,为了防备马匪,常备此物。
也就几十息,逸豆归猛地站起,一脸吃惊。
“阿永你猜的不错!是有大队人马过来,离此地也就十来里!”
慕容永面色一沉,他强行与慕容宪分营,阻碍部下给慕容宪这种皇室近亲献殷勤,已经惹得下面诸多头人不快了。
可若不分营,他就真是个光杆将军,除了他亲自从吕梁拉来的八百多人,其他人根本就拿他的军令当做耳旁风!
甚至慕容宪,也不把他放在眼里,两三日里,请见多次,也只被放入一回。
慕容宪是个绣花枕头,他如何不知,河东形势也并没有大多数人想得那般明朗,谨慎期间,远离慕容永,果然是对的!
不只是刚到手的权力兵马,是生死攸关!
危险和机遇同时到来了!
慕容永只迟疑片刻,心下一横,便下了决断。
“阿兄,你把所有的部帅都叫过来,先不要惊动士卒。”
逸豆归踌躇一下,想要问是否将情况通报慕容宪,看了看对方脸色,又没说出口。
这个弟弟啊,他可太了解了,如何会一辈子屈居人下!
逸豆归走后,慕容永走出帐外,十步开外,就是他最亲近的二十多个亲卫了。
“醒醒,快醒醒!”
慕容永轻轻走近围着篝火酣睡的亲卫,低声呼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