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并不完美的河东战事(第3页)

 “将军,你看,那小寨子起火了!” 

 “什么!” 

 刚刚要跨进大寨的姜瑜匆匆勒停战马,引得后队一阵混乱,只一眼,他就明白慕容冲已经逃到他前面去了,并且目标就是龙门。 

 “操!” 

 姜瑜大骂一声,也不知道是在骂自己失策,还是骂慕容冲之果决,他实在难以理解,以自己这些时日来对慕容冲的了解,此人也就是个庸常人物,应该是有些怯战的,今日怎地如此果断,说走就走,毫不留恋! 

 骂归骂,也只能再次传令下去,后队变前队,又花了好些时间,从刚才冲进来,已经开始慢慢的愈合的缝隙中,挤了出来,再次调整队形,不管不顾,直直疯狂向龙门而行。 

 玉璧距离龙门不到两百里,一路狂奔之下,姜瑜总能见到前方慕容冲麾下掉队的士卒,而自家的士卒,也时有掉队,就连朱墩的百人甲骑队,最后,也只能扔下负甲的战马,换马继续追击。 

 一夜追击,等太阳从身后缓缓升起

之时,姜瑜看见了远处的皮氏县城,也看见了慕容冲的大军军马,也听到了越来越弱的喊杀声。 

 根本来不及休息,姜瑜稍微一改方向,从慕容冲较为薄弱的右翼,直直冲到皮氏县城下,沿着县城不到一丈的破败城墙,直直插到了南门之下。 

 “安民!” 

 皮氏县城南门之下,是一地的尸体,和身上挂着数支箭矢,还在苦苦支撑的邵安民。 

 “将军!将军!我,我守住了!” 

 “速速带着你家郎君去县中救治!” 

 “将军,我还能战,我还能战!甲胄坚固,吾身上并无重伤。” 

 说罢挣扎着起身,他只是累的有些脱力而已。 

 “你坐着说,是如何守住的?” 

 姜瑜一把按住邵安民,焦急地问道。 

 “我接了将令,立即西奔,快到皮氏县时,被燕军追上,我丢下半部人马堵截追兵,自己进了县城,而后,又动员县中郡兵随我出城坚守浮桥。” 

 说着眼里流下泪来。 

 “随我出城的千余人,都是好汉子,我等带了大盾、拒马,无奈还是抵不住骑兵,俺手下的一部人马,只一合,就被对方冲散。 

 最后,实在是收不住浮桥,我只能点燃浮桥,撤回城中,还好贼人并未攻打县城。” 

 邵安民语无伦次,说道一般身体开始颤抖起来,此时,他终于安下心来,同时后怕、自责、恐惧等等一系列的负面情绪疯狂想他袭来。 

 姜瑜拍了拍邵安民的后背,而后起身,对着依墙而立的士卒们大声喊道。 

 “我知道大家都很疲惫,但是,我们的敌人也很疲惫! 

 这穷困至极的贼人,若是进了关中,会做什么事情,我们来时都见过,邵校尉为何拼了命,也要拦住贼人! 

 就是因为他知道,贼人一定会掳掠百姓,而他的家乡就在大河对岸! 

 我们,我们好多人的家乡都在大河对岸! 

 你们说,能放贼人过河吗!” 

 “不能!不能!” 

 “好,狭路相逢,勇者胜之!此战,一往无前!随我冲锋!” 

 浮桥虽然已经被点燃,但并未烧毁多少,姜瑜快到之时,刁云就已近带人修复,陆陆续续的,也有五百余人渡河。 

 “殿下!姜贼已经不要命了,您万金之躯,犯不上与他较劲,士卒疲惫,胜负真的难料,还请您先行渡河吧!” 

 悦寿苦苦相劝,慕容冲却不知道哪里来的如此精力,到了此时依旧还有几分兴奋之意,叫喊着要与姜瑜大战一番。 

 悦寿只能横下心,亲自牵着慕容冲的马,强令亲卫簇拥渡河。 

 可这一战,对于燕军,坏就坏在这座浮桥之上,所谓人心,就是既然有人渡河,那我便不能死战了,更坏的是,好些上层贵人,在姜瑜开始冲杀的时候,就带着亲卫,争先渡河了。 

 两支异常疲惫的军队,燕军虽然人数众多,但是战心离散,战斗力也比不上姜瑜麾下训练有素的士卒,加上朱墩和韦豹二人发了狠地来回冲杀,不到半个时辰,燕人抛下千余尸首后,就四散而逃了。 

 姜瑜当然无力再追,看着浮桥边上,快要垒起的尸体,又望望对岸慕容冲麾下千余人马,此次征战河东的任务,终究是百里者半九十,差了些许。